】 【打 印】 
大公报:习近平主管港澳两个不变
http://www.CRNTT.com   2008-07-06 08:29:40


  中评社香港7月6日电/大公报报道,习近平重临香江,身份已是不同。身为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首次到访香港还有两个特殊身份──中央港澳事务协调小组组长、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领导小组组长。短短三天的香港之行,习近平要完成新职所赋予的两个重大使命。

  据权威人士透露,习近平特意指示赴港期间多些时间接触普罗大众,倾听民声。而作为中央主管香港事务的最高官员,习副主席这一指示,饱含深意。

  熟悉香港 倾听民声

  中共十七大,正式把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十七大后,晋身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很快就接手了中央港澳事务协调小组组长一职。对于中央这一任命,香港社会普遍表示欢迎。其原因在于,习熟悉香港事务,在地方任职期间就多次到访香港,此前已广交了各界朋友。

  当时就有媒体作评,在香港与内地进行深层次互动融合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开放务实的从政风格,一定会为推动香港繁荣稳定作出精确考量。

  2007年11月,习近平陪同胡锦涛主席会见赴京述职的曾荫权特首,这是他主管港澳工作的一个公开信号。胡总在那次会见中表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一如既往地重视香港事务,全力支援特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2008年3月,特首曾荫权与习副主席再度会面后,他表示会面时谈到现在香港最近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也有提及政制发展。习近平上任后,中央对港政策不会有任何改变,对香港的支持同爱护会一如既往。

  至今,习近平主管港澳事务已有八个月,然而从公开报道中,却几乎没有一篇有关香港事务的谈话。熟知内情的人士指出,习近平主管港澳事务后,便明确对港工作“两个不变”,即:对港政策不变、对港工作机制不变。其实,“两个不变”正是中央对港政策保持稳定的宣示。

  中央对港工作机制是指,2003年下半年,中央因应香港当时形势,成立由十八个部门组成的中央港澳事务协调小组,由时任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担任组长。而随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以及四个补充协议的签署和实施,被视为“中央派送香港的大礼”,使香港经济得以短时间摆脱困境重拾上升轨道。

  相关人士透露,在中央港澳事务协调小组举行的会议上,习近平也以惯有的善于倾听,了解香港事务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习近平还通过会见香港访京团,以及对港工作的资深人士,早已低调地开始调研香港的舆情和民生。

  对于香港的优势和地位,习近平在担任地方大员时,就有深刻的认识。他主政福建和浙江期间,曾两度率领当地代表团赴港招商。他赴港招商的思路,也不仅仅停留在引凤入巢,为我所用,而是强调借助香港优势及经验,深层次探讨如何求得共赢。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身上这种大气和大格局的执政思路,成为他日后更上层楼的重要基础。

  主政闽浙 赴港招商

  2000年6月,作为福建省长,习近平领衔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说明会,他鼓励香港高新技术企业向福建转移和延伸,在资讯、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全面拓展同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界的合作,闽港联手赢得市场,共谋发展。

  2005年1月,作为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率政府经贸代表团莅港。习近平说,浙港合作主要体现在互补性上,浙江主要瞄准的是香港的优势产业,“这里之优正是我们之缺”,这就是香港的服务业、金融业、航运业。他还形容:“浙港是一拍即合”。香港媒体刊文称:“香港在气温渐渐回暖的同时,迎来了浙江的经贸热流。”

  那一次,习近平还温情脉脉讲起了“谋事在人”的作用。习近平说,浙江省需要香港的人才,香港人才与浙江有渊源联系,并逐一列举邵逸夫、曹光彪、董特首、范太等香港名流都是浙江宁波人,显示出他对香港社会构成的深刻了解。

  据浙江省随行人员透露,习近平对于浙江赴港的经贸活动,要求务求实效,不走过场,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经贸洽谈使浙港两地合作得到实际进展。习近平厌恶浮华,看重效果的行事作风可见一斑。

  审视习近平的从政足迹和为官之道,从不单纯追求GDP,也不追求形象工程。上世纪90年代,全国兴建机场热,福州也跃跃欲试,正是习近平将此事拦下。即便是在轰轰烈烈的政绩似乎和升迁挂钩的热闹中,他也保持一份清醒。


    相关专题: 习近平副主席访港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