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羊萍
公安部3日公布,江苏江阴犯罪嫌疑人卫某等,以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制售假羊肉,并销往江苏、上海等地,原料多来自山东。近日,央视记者走访山东、上海,追查可疑肉卷背后的秘密。在山东信阳各类肉制品当中,价格最低廉的就是一种用鸭胸脯肉加上羊尾油制成的复合肉卷。以鸭肉充当羊肉,并在鸭肉中注保水剂,此种添加剂可致人体钙流失。(据《新京报》5月7日报道、央视报道)
鸭肉可以变成羊肉,老鼠肉同样可以变成羊肉,还有什么肉不能变成羊肉?如今科技发达,化学制剂已经在食品中横行,大众对添加剂这个名词也不再陌生。在街头巷尾都有贩售的珍珠奶茶,经曝光是由奶精和添加剂勾兑而成,无茶无奶,毫无营养价值。细细回顾,这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几乎都是通过媒体的曝光而走进公众的视野,从而为人们所认知。
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基本有这样一个特点,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内连续集中的曝光,由调查到的一个问题食品向周围播散开去。几年前,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事件的曝光,三鹿,当时号称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的知名品牌倒下去了;伊利、蒙牛、雅士利等粉中也检测出三聚氰胺,这些大牌也纷纷“落马”了。中国的奶制品行业受到人们的质疑与谴责。然而媒体这样的连环曝光到底取得了什么效果呢?有关部门对问题产品进行查处、取缔、整改有安全问题的食品企业。可至今,国内奶乳制品行业仍是一蹶不振。品牌企业的诚信破产,有关部门对检测标准含糊其辞,深受欺骗的消费者的目光开始转投进口货。媒体的曝光并没直接帮助其行业走向正道。由此可见,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作用有时像一阵风。风过之处刮落几片叶子,风头过后,树木依旧生长,枝繁叶茂。这与媒体本身的力量局限有关。媒体暗访曝光遇到的阻滞与困难可想而知,很多食品行业的内幕因此并未被揭开。被曝光过的有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也不会因为媒体的正面报道而重塑形象,获得新生。
媒体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只能充当辅助的作用,而真正的主角应该是食品监管和执法部门。相关部门发挥的作用何在?告知公众哪些食品有安全质量问题的应该是他们,监管食品安全的每一个环节的应该是他们,执法打击制造问题食品的应该是他们,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应该是他们。反观现在,他们有的是媒体连环曝光后,对相关问题产品进行查处,对该行业进行重新整顿,这些多是事后功夫,而对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预防,各环节的严格监管应该在前,不应该每次都是等到媒体进行曝光后才有所动作。毕竟,只有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才能真正地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