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央行行长撰文挑战美元 中国拟推新货币联盟
http://www.CRNTT.com   2009-03-25 16:25:01


即使之前美国财长盖特纳特别向中国呛声,认为中国在操纵货币,但中国一点也不在乎。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峰会前夕连连发文阐述中国的声音,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经济学家徐逢贤表示,周小川的观点和言论将对未来全球经济金融秩序改善起到助推作用。 

  央行网站24日刊发周小川署名文章《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附后)反驳“中国过度储蓄论”,并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没有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周小川23日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附后)一文,呼吁建立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以此作为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一部分。
  
  有力反驳“中国过度储蓄论”

  《南方都市报》报道,周小川的《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文章探讨影响储蓄的因素,分析造成东亚和产油国较高储蓄率及美国低储蓄率的原因,简要介绍了中国储蓄率的变动情况及调整思路。

  文中称,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没有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并为此付出了代价,经济恢复一直较慢。中国当局克服困难、坚持稳定汇率,对阻止当时危机蔓延是有贡献的。

  周小川指出,从储蓄率波动的时间分布看,美国本轮低储蓄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东亚国家储蓄率提高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储蓄率上升更是在2002年以后,两者并不存在显着的因果关系。周小川的文章有力地反驳了“中国过度储蓄论”。

  挑战美元 呼吁建立超越主权储备货币

  周小川23日发表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文章对当今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提出了批评。周小川称,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

  周小川说,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他认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货币储备货币,这样可以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内在的缺陷,从而达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性目标。

  即使之前美国财长盖特纳特别向中国呛声,认为中国在操纵货币,但中国一点也不在乎。周小川指出,“是我们自主的一个决策,是根据我们国家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一个自己的决策,我们考虑的基点是我们改革的需要。” 

  不满美元独霸,周小川的文章暗示及明示强势货币该换国做做看,是不是为发行亚元的亚洲货币作准备,周小川提出拯救国际金融危机的解药,先不管各成员国买不买单,但在美中关系上已经嗅出火药味。

  中国目前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也是美国最大的债主。18日,美联储40年来首度宣布购入长期国债,将收购最多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此举导致美元急剧贬值,美元指数创数十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美联储购买国债,实际上是在发行钞票,让美元贬值,这直接导致其最大的债主中国受到损失。

  专家:周小川表达中国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经济学家徐逢贤说,周小川发表的文章带有学术探讨的形式,整个文章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美国金融危机,文章写得比较稳妥,但无不表明中国对美元货币稳定的担心。

  徐逢贤认为,在金融危机和美国回购国债等背景下,作为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发表文章向世界表明,中国在世界面前是负责任的,不应被阻拦的。中国采取了一切应该采取的有力措施,维护了世界经济的安全平稳发展。

  徐逢贤表示,在G20峰会前夕,周小川连连发文阐述我国的声音,也表明中国清晰表达G20伦敦峰会诉求,他的观点和言论将对未来全球经济金融秩序改善起到助推作用。

  14日,有着“金砖四国”之称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财政部长在英国霍舍姆发表公报,为了更好地体现四国真正的经济实力,应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四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呼吁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和地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百年一遇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