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台北4月6日电/中国时报今天刊登陆以正的文章,分析G20峰会的收获。
文章指出,分析G20高峰会的成就,要从两个层面去看。台湾各报虽然大幅报导这次峰会新闻,各方评论并未抓到痒处。什么才是这次会议的核心问题呢?简单点说,就是哪种通货能取代美元,成为世界性的货币?大家都瞭解,美元虽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全世界的头痛。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就因美国内部金融控制失灵,才伤害到其它国家,无一幸免。
中国已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更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外汇存底超过两兆美元。但人民币能取代美元,成为国际交换与贸易的媒介吗?坦白说,还不够气候。日圆虽然仍在升值,做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也不够资格。
有经济学家主张用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简称SDR)”代替美元。IMF是筹募这次一点一兆紧急经费的主角,正在向各国伸手借钱,无从兼顾。G20会议公报虽然提到充实全球性金融机构并把“金融稳定论坛”升格成金融稳定委员会,八字还没有一撇,也没到成熟时刻。世界上最该破产的美国,今日仍是世界金融与经济中心。伦敦、东京或北京暂时都不能取而代之。
这也是欧巴马夫妇初试啼声,在伦敦抢尽媒体镜头的原因。蜜雪儿虽然把手勾在伊丽莎白女王肩膀上,有违礼仪,依然风头十足。她陪丈夫首次出席国际会议,九天行程里,除伦敦外,还要访问巴黎、柏林、和布拉格,都有象征性的意义。
今年是北大西洋公约六十周年纪念,法国在戴高乐时期原将三军退出北约指挥,不听布鲁塞尔(Brussels)北约总部的命令。现在萨科奇总统决定军方重归北约节制,值得大事庆祝。四月四日,欧巴马在欧盟议会所在地斯特拉司堡(Strassbourg),为各国大学生开美式的“镇民大会(Town meeting)”,CNN也全程转播。
G20峰会发表的公报,共分六大段,条分缕析。前言之后,第一大段讲的是如何“恢复经济成长与就业机会”;第二大段则着重“加强金融管理与制度”,特别提到严格管理避险基金(hedge funds);第三大段讨论如何“充实全球性金融机构”;第四大段的重点是“抗拒保护主义,推广全球贸易与投资”。
公报第五大段强调“确保全球共享公正的持续复苏”。最后亦即第六大段是“兑现承诺”,保证必定会说到做到。全文中值得注意的,是言必称“全球”,显示在“世界村”里,没有一国可以独善其身。
世界金融海啸里,中国一枝独秀。别国都在衰退,唯有大陆虽难做到“保八”,经济成长率应可维持在百分之六以上。胡锦涛主席在伦敦G20峰会里,无疑是媒体注意的中心。台北报纸有张照片,胡在中央,背后则是义大利总理贝鲁斯柯尼嘻笑地搂住欧巴马和英国布朗首相的颈脖,衬托出胡锦涛的庄重自持,也象征中国在国际间与日俱增的地位。
做为G20峰会的东道主,英国自然希望峰会决议对布朗首相被国内舆论钉得满头包的困境,有所帮助。英国大众享受太多福利,因而经济衰退远甚于他国。政府预算赤字,二○○七年仅二.八%,去年跳到四.六%,今年会有八.八%,明年将到九.六%。报纸自称英国已是“欧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花了大量经费办这场大拜拜,对英国经济有何帮助,还要等时间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