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湾经济日报:从G20到东亚峰会
http://www.CRNTT.com   2009-04-11 09:52:32


  中评社台北4月11日电/台湾经济日报今天的社论说,上周在英国伦敦所举行G20高峰会,获得了许多具体的共识与结论;其中,各集团最关心议题包括:美英的增加救市及扩大振兴经济措施;德法的强化全球金融监理与公布避税天堂;以及中国大陆的反对保护主义与设立超主权货币的倡议。而其他的国家则可说是上述议题的陪衬者。

  最后,包括国际救市、振兴经济措施、强化金融监理及公布避税天堂等,都得到具体的结论,但中国大陆及亚洲所关心的反对保护主义,只是再度表达宣示性的呼吁,另外,设立超主权货币更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议题。也就是说,国际间可以具体推动实现的经济议题,做为亚洲代表的中国,仍无法从中获得具体的结论与共识。虽然与过去不同的是,美国独断的地位已弱化,必须与德法提案相互妥协,也必须获得中国大陆不反对的态度,但全球经济议题的提倡与具体落实,仍然以美欧所关心的诉求为主。

  社论说,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在美欧所建构以美元为主及欧元为辅的国际货币体制之下,中国大陆永远处于国际经济议题的被动者,因为全球外汇存底美元的发行量是掌握在美国的手里,亦即美国货币政策相当程度决定了全球外汇存底的价值。中国大陆外汇存底之中美国公债超过7,000亿美元,美元资产共达1.5兆美元,在美国不断匆忙增印钞票之际,中国大陆当然也急着想脱离美国的控制或影响,并提出了超主权货币(主要是IMF特别提款权)取代美元地位的构想。

  不过,这个提议并没有获得强权的共鸣。事实上,这项提议不仅无法落实,对中国大陆而言也未必有利;因为基本上,IMF本就在美欧的掌握之中,以特别提款权的持有比率来看,中国只有3.68%,但美国却高达28.60%,其他欧美国家及日本同样持有很多特别提款权,中国大陆要以此挑战美元的地位根本做不到。而以此次中国大陆所承诺提供IMF的400亿美元,又远低于美日欧个别超过千亿美元的挹注,更将弱化其在IMF的发言权。

  另外,倘若果然可以特别提款权兑换美元,当作外汇存底,中国的外汇存底真的会更安全吗?不会;因为,美国好歹每年GDP可以高达14.3兆美元,也就是美国人努力一个月,几乎就可以把中国大陆的外汇赎回,但IMF有什么能力,可以创造中国大陆所需?因此,我们认为,除非中国大陆或亚洲可以发展出自我足够的最终市场需求,所生产的大部分商品,无须卖到美欧,才有可能逐渐脱离美国及美元的影响。倘若亚洲的产业供应链,源头仍须依赖美国技术的供应,终端则需要美国市场的支撑,无论中间生产端如何反覆贸易,都无法摆脱美元当作交易的媒介。

  社论说,在G20峰会后一星期,东亚峰会紧接着在泰国登场。据媒体披露,这场为期三天的高峰会讨论议题包含透过扩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降低对西方出口依赖,以及如何使用根据清迈协议设立的1,200亿美元外汇储备基金。所提议题,终于触及亚洲与西方间贸易失衡的问题;的确,倘若不根本解决亚洲最终市场的发展问题,而只想直接去美元化,把美元从大家的外汇存底或贸易支付工具中剔除,只是浪费了16个国家元首峰会的意义与时间。

  但问题是如何提升亚洲本身的最终市场呢?目前东亚16国GDP已接近美国,消费能力已不是阻碍,关键在于能否发展出有别于西方的主流商品思维,去挖掘这近全球一半人口的真正需求。而台湾产业新的商机便在于此,康师傅方便面及华硕Eee PC的成功,都是明证。 


    相关专题: 温家宝总理出席东盟、东亚峰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