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泉:目前的海峡两岸已出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好形势,希望红、蓝、绿各方都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形势,加强合作,使之继续向着正常、健康、利民的方向发展。 |
中评社北京5月30日电(评论员 李家泉)今年五月下旬以来,两岸交流交往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先有民进党高层陈菊的“破冰之旅”,后有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双赢之旅”,加上福建又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海峡论坛》,台湾参加的各界人士高达四千余人。于是各方关于两岸红、蓝、绿三方接触对话的议论,忽然十分热烙起来。我个人是非常赞成三方接触对话的。
长时间来,两岸在学术交流上有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每一次学术交流,红(共产党)蓝(国民党)两方学者出席者都不少,唯独没有绿方(民进党)学者参加,经常是一个人都没有。有人说这是绿营学者不愿参加,也有人说是民进党高层禁止参加,这就自然影响到会议交流的效果。与此同时,在两岸政党交流上,我们也只看到“国、共平台”,而无“国、民平台”“共、民平台”,更谈不上“共、国、民”三党平台。
这种状况的出现,显然是由于彼此政治立场的不同而使然。国、共两党及其学者,尽管在政治立场上有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一个中国的内涵,即是什么样的一个中国问题上有分歧,但对于“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认识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于是两党在“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共识下走上接触对话的轨道了。而民进党及其学者则不同,他们不但不同意一个中国,幷且对国共两党在“九二共识”(实即一个中国)、反对“台独”共识基础上的和解趋势十分恼怒,也越来越对立化和情绪化。可以用以下一个带趋向性的公式来表述:
“失落感→情绪化→失常化→街头发泄化”
这自然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况,它对台湾人民,对两岸人民,对周边地区人民,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应不应该解决和如何解决?我个人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应给绿营或民进党人提供说话的机会。例如蓝绿对话,红绿对话,红蓝绿一同对话等,都是可行的做法。对于绿营或民进党,大家都要有开阔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有话让说话,有气让出气。让人说话和出气,天不会塌下来。只有让人说话,才能相互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也只有让人出气,才有可能使人心平气和,达到消除对立和情绪化。一句话,只有多提供这样的对话机会,才有可能缓和以至化解矛盾。
(二)奉劝绿营或民进党人切不可自我孤立。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政见和政治主张,包括民进党曾经提出过的《台独党纲》,或者是后来修改成的《台湾前途决议文》,都应该以岛内最大多数的人民利益为依归,接受最大多数人民的检验,决不可以把少数人的利益,一个政党和一个政团的利益,置于全体或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之上。否则就一定会脱离人民,自我孤立,最终被人民所抛弃。像现在这样,民进党拒绝与别人接触对话的做法,也是一种自我禁锢和自失信心的表现。
(三)红蓝双方都应重视与绿营或民进党对话。这是推进“岛内和谐、两岸和解、台海和平”的重要条件。岛内分裂势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必须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人们的观念上,铲除岛内产生“台独”或“变相台独”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苍蝇不盯无缝的鸡蛋”,只要岛内经济基础变了,蓝绿和谐,族群和谐,两岸关系正常化,外国反华势力就成了“找不到缝隙可钻”的“苍蝇”了。
(四)发挥“红”在蓝绿诸种关系中的协调作用。红、蓝、绿三方是一种“不等边”的三角关系,“红”实际上是当前两岸关系中的主导力量,蓝和绿则分别代表当前台湾执政和在野两股政治势力。这两股政治势力,在国民党退踞台湾后,长期对立,结怨很深,一时难以走到一起,自然也不是一两次接触和对话就能化解和解决矛盾的。可以考虑仿照“国共平台”即“红蓝对话”的做法,逐步实现“红绿对话”和“蓝绿对话”,中国大陆可以从中起推动和协调作用。
(五)条件成熟时可同时建立红蓝绿对话平台。海峡两岸的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人,都是一家人;台湾岛上无论是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也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的后裔。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现因,以及 复杂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把两岸中国人、岛内中国人隔开了。如今国内外形势大变,两岸形势大变,所有两岸中国人和岛内中国人,都应团结起来,通过对话平台,勾通思想,捐弃前嫌,求同化异,建立互信,抛弃“恶斗”,共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
总之,目前的海峡两岸已出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好形势,希望红、蓝、绿各方都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形势,加强合作,使之继续向着正常、健康、利民的方向发展。(2009年5月29日于长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