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塑在云林麦寮建六轻园区。台塑副总经理吴欣哲(右)向中评社社长郭伟峰(左)做简报。(中评社 赵家麟摄) |
中评社云林12月16日电(记者 邓木卿、赵家麟)中评社高层访问团“台湾走亲”深度采访,12日参访台塑云林麦寮六轻厂,听取台塑总管理处资深副总经理傅陈卿、麦寮管理部副总经理吴欣哲对六轻兴建与营运管理的简报,实地参观厂区,并举行座谈会。台塑强调,六轻在近5年来平均每年增加政府税收逾新台币210亿元,在节能和环保上更是成效卓著,是经济和环保共存共荣的最佳明证。
中评社高层访问团“台湾走亲”大型采访计划自2010年7月启动,已走访台南、高雄、宜兰、桃园、屏东、彰化,9日展开的“云林走亲”采访活动是第七个县市。访问团员包括中评社社长郭伟峰、中评社新闻总监兼台湾中评社社长俞雨霖、中评社执行新闻总监兼台湾中评社总编辑林淑玲、副总编辑罗祥喜、台湾中评社台南特派员赵家麟、台湾中评社台中特派员邓木卿、台湾中评社记者刘冠廷。
陪同参访的台塑人员包括台塑总管理处资深副总经理傅陈卿,协理林振添、林乙南,组长阙清贤,管理师叶筠庭,麦管部副总经理吴欣哲,协理郑旺家、陈文仰,台化公司协理庄宏铭,台塑公司协理蔡瑞铭,南亚公司协理赖勇酉,塑化公司协理黄耀南。台湾综合研究院董事长黄辉珍、现代财经基金会董事郑优也参与座谈。
台塑设立于1954年,营业项目包括塑胶、石化、纤维、钢铁、 电子、能源、运输、机械和生物科技;公益事业包括医疗、教育;2012年营业额,全球781亿美元,其中台湾637亿美元,全球员工人数102,763人,其中台湾有78,076人。
吴欣哲说,台塑企业为因应日、韩等国家乙烯产能扩充后的国际竞争压力,并纾解台湾石化基本原料长期仰赖进口的困境,从1973年开始,多次向台湾政府提出兴建轻油裂解厂的计划,但是一再遭到否决,直到1986年才终于获得核准,其后又几经波折,最后才在1991年确定设立于云林麦寮。台湾的一轻到五轻为中油兴建,六轻则是第一家民营企业投资的轻油裂解厂,也就是所谓的“六轻”,这也是台塑企业产业升级与永续发展的关键性投资。
他还说,“六轻”位于浊水溪出海口的麦寮外海地带,原本是汪洋一片,冬季时东北季风肆虐,飞砂走石,是处于所谓“风头水尾”的恶劣地理条件中,但台塑企业秉持勤劳朴实,刻苦耐劳的精神,在两位创办人高瞻远瞩的擘划以及亲临工地严谨督导下,全体员工以无比的毅力一一克服困难,藉由填海造陆的方式,完成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长约4公里的建厂基地,造陆面积2,255公顷,总体面积2,603公顷,一至四期合计总投资额为新台币5,744亿元 (含工业港、发电厂),54座工厂均已投产运转,2012年年产值达新台币1兆6,594亿元。
台塑强调,六轻的竞争优势有两项:
1,垂直整合效益:六轻各项石化原料都有上下相互关联,不但原料可以就近输送,节省运输成本,而且料源稳定,更可以充分发挥上下游垂直整合的效益,并强化台湾整体石化业的竞争能力。以六轻上下一贯生产作业,以及各项设施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将具有非常良好的竞争力。
2,地理位置优越:六轻工业区位于台湾西海岸中点,拥有麦寮深水港,海陆运十分便捷,而且距离大陆东南沿海主要港口最近,地理条件相当优越,在大陆内需市场不断成长之下,以六轻所具备的优势,必将有极大发展潜力。
六轻填海造陆面积2255公顷,约为台北市面积的8%,厂区面积2603公顷,建有炼油厂、轻油裂解厂、发电厂、汽电共生厂、机械厂及锅炉厂、硅晶圆厂和弹性纤维厂等61座,2012年产值达到1兆6594亿元,占当年度GDP11.82%。此外,近5年来,平均每年增加政府税收逾210亿元,而且带动中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工业产值和工作机会,发电厂也协助纾解台湾电力不足问题等,
六轻对台湾经济有如此大的贡献,同样在环保和节能上,更是成绩斐然,林乙南说,台塑特别成立“安全卫生环保中心”,统筹管控空气、废水、废弃物、噪音和生态的监测,六轻投资总投资额5744亿元,环保支出就高达95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