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日民间示威 逼两国政府走上谈判桌
http://www.CRNTT.com   2010-10-21 11:09:08


  中评社香港10月21日电/美国世界日报20日社论说,中日之间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一次的骚动,不是由政府层次引发,而是民众之间的隔空交火。在日本右翼发动对中国大使馆的示威游行,并出现了向中领馆扔发烟筒,送装有子弹的威吓信等极端行为之后,中国各地也出现了相应的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游行期间也出现了砸日本超市的失序行动。虽然两国上街游行的人数不多,但背后却有极大的社会支持率。

  因此,在民意的压力下,中日双方政府只能放缓“恢复正常秩序”的努力,再次高调发言,在领土问题上,尤其是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丝毫不让步”,并对Google的地图称谓提出抗议。这表明,中日之间的纠纷,已经超出了政府掌控的范围,向民间扩散,“中日世代友好”,正在向“中日立刻摊牌”的转变。 

  社论说,或许有人会说,日本的示威,又是一小撮“右翼”分子所为,而中国的激烈反应,也少不了“愤青”的兴风作浪,日本的右翼和中国的愤青,真是一对狭隘民族主义或者民粹主义的“宝贝”。其实不然,在围绕中国船长詹其雄被抓被放的这场大风波之后,中日民间对彼此的观感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来在街上令人心烦的日本右翼高音频宣传车,成为了日本民众厌华的情绪宣泄口,日本右翼的反华爱国意识形态,也迅速在日本普通民众当中渗透,成为一种共鸣;同样,本来抵制日货,破坏日资企业,在中国被视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但是,日本右翼要包围中国使领馆的消息在中国不胫而走,激发起民众的怒火,失序的行为被视为是“英雄行为”,反日的风潮,在民众中风起云涌,非政府一两句呼吁克制可以解决的。 

  显然,这波“群众运动”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中日两国政府围绕着延押和释放中国船长的角力,因为这是不可控的,也是一把可以伤及对方,也可能引火烧身的两刃剑。 

  对于目前的形势,日本政府依然两手处理,一方面外长前原诚司扮演强硬角色,强调领土问题寸土不让,中日领袖正式峰会也可以延缓进行;一方面首相菅直人则密会亲华派前首相福田康夫,讨教破冰诀窍。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反日民意民气可用,但大规模示威游行的默认无法持续,因为一旦秩序失控,引发的社会骚乱代价难以估计,但是,对于立刻就钓鱼岛领土归属问题拿出可行性方案,北京也做不到。 

  其实,钓鱼岛领土纷争,从战后到70年代,从70年代到今天,已经纠葛了60多年,要再拖到百年后解决恐怕不行了。双方必须走向谈判桌,坐下来谈,谈过百年没有结论可以,但不可以不谈。不然,这个问题将不断促使日本右翼从一小撮走向全民化,也将使中国愤青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走向全民化。如此一来,战后几代人苦心经营的中日友好,将化为乌有,中日会迈入有形战争之前的“无形战争”。这对东亚地区不利,对中日两国的利益也不利。 

  社论说,那么,中日之间,谁该主动?毫无疑问,中国应该主动,北京不能再作“鸵鸟”,让所谓的钓鱼岛问题留待子孙后代去处理,而是要在宣称领土主权的同时,配合实际的行动。一是说服台湾共同保钓,二是说服美国重新审视二战胜利之前的大国协定;三是把日本政府逼上谈判桌。政府不谈,民间必乱,要谈就要早谈。这就是中日两国群众示威游行给两国政治人物的启示。 


    相关专题: 保卫钓鱼岛 官民同仇敌忾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