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广州学者:东南亚不会沦为美附庸
http://www.CRNTT.com   2010-10-29 10:47:41


最近以来,中国的海域周边却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新动向。
  中评社香港10月29日电/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张振江近日在羊城晚报发表文章说,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大国的成长与巩固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周边。中国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的国家之一,陆海相邻的国家加起来不下三十个。就此而言,稳定周边对日益崛起的中国近乎是一项史无前例的重大任务。中国政府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新世纪之初就确立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方针,贯彻执行“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但是,最近以来,中国的海域周边却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新动向。当然,这一切与世界霸主美国“重返东南亚”和“重返亚洲”的举动密切相关。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单级国际结构的宏观背景下,与历史上崛起大国的经历不同,中国的发展显得尤为艰难。不言而喻的是,美国近期对东亚特别是东南亚兴趣再起,与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迅速发展乃至中国的和平崛起有着难以道明的联系。就此而言,中国崛起的整个外部压力实际上都聚集到了周边地区,不夸张地说,周边关系将是决定中国能否和平崛起的关键所在。那么,中国该怎么办?
 
  文章说,针对邻邦,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睦邻政策。尽管中国已经在睦邻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诸如与陆路邻国的边界问题已得到大部分解决,与海疆邻国的海洋争端也有所缓和。但是,伴随着美国的出现,各种问题再次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睦邻政策、继续互利甚至是利他的周边政策尤为重要。国家与国家关系,有时就想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在对待瘦小、弱势者,强大的一方理应提供主动的帮助和国际公共产品。这样的帮助不是为了争取人心,不是为了大国博弈,而是与唇齿相依的邻邦之间寻求实实在在的和平与共同发展。只要日益发展的中国始终坚持这一政策,而且让邻邦切实体会到中国的友好与真诚,相信中国的周边一定会稳定下来。

  针对美国,必须把握合作与斗争之间的平衡。目前的美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霸主国家,与它的合作自然重要。但是,在涉及中国的周边领域,适当的抵制是有必要的。诸如我们没有必要执行所谓的“开放区域主义”,没有必要同意美国进入东亚区域合作的每个领域,因为区域合作必须以一定的地理或功能区域为基础。譬如在日益繁多的东亚合作框架中,10+6可以,10+8也可以,但10+3的独立运作需要维持不变。在国与国的关系中,尊重来自斗争与合作的巧妙拿捏,而不是一味的委曲求全。

  文章说,针对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尽管警惕是重要的,但超越“阴谋论”心态更为重要。以南海问题为例,尽管美国高调宣布介入,但实际上东南亚国家相当谨慎。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个东南亚国家公开宣称在此问题上求助于美国。而结束不久的第二届美国-东盟峰会以及10+8国防部长会议等都没有正式提及南海问题。说明了东南亚国家并非没有自己的立场与判断,更不会容易地沦落为美国的附庸。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