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月23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结束为期四天的访美日程并启程回国后,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落下帷幕。
朝鲜日报报道,此次会晤实际上是中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影响力后首次举行的“两国集团(G2)会晤”,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美两国表面上都高度评价称,通过此次会谈构建了一个框架,可以让两国关系走向21世纪的“双赢关系”,而非冷战时期的“零和关系”。但实际上,显然是各有得失。据评价,美国得到了更多的“实际利益”,中国得到了更多的“面子”。
美国
美国从中国获得了经济利益,即450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合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决定在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时间里,从总部设在奥巴马政治故乡芝加哥的波音公司进口200架客机,价值190亿美元,这个合同可以说是中国送给奥巴马的一份“大礼”。美国认为,在最近对本国构成直接威胁的朝鲜铀浓缩计划(UEP)问题上,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配合,这也是一项重大收获。乔治敦大学教授维克托-车评价称,“对朝鲜铀浓缩计划表示关切”是中美联合声明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与此同时,美国还通过此次会谈奠定基础,可以在苏丹、伊朗等安全问题和气候变化、环境等全球问题上,同中国分担过去独立承担的责任。
但据评价,由于双方在人权问题上未达成协议,因此,一直以“人权守护者”自居的美国的地位有所动摇。奥巴马虽然提到了人权问题,但还是被更重要的经济问题所压倒。特别是,“奥巴马就是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他竟然以国宾规格接待将2010年获奖者软禁家中的国家领导人”的指责之声,对于奥巴马本人来说是非常刺耳的。
中国
中国的最大收获莫过于向全世界展示其名副其实的两国集团(G2)成员地位。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表示:“胡锦涛此次访美可以说是‘在美国心脏举行的G2就任仪式’。”飘扬在白宫的五星红旗、时隔14年的国事访问、两次晚宴等美国的特级待遇证明中国不再是“徒有其表的发展中国家”。胡锦涛本人也可以由此获得“任期内很好地处理了两国关系”的好评。
但是,中国在人权等普遍价值上的观点仍然很狭隘,由此可见,中国要想从“全球力量”变成“全球领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华尔街日报》(WSJ)评价称,不愿看到中国崛起的美国人仍然对中国形象心有余悸。这也是出于上述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