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国外交:方向更明确 脚步更坚实
http://www.CRNTT.com   2012-03-07 00:20:11


身为外交部长的杨洁篪,在听取外国记者提问时,自己也不时做笔记,在翻译译成中文之前就已经对问题了然于胸了。(中评社记者 梁栋摄)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梁栋分析报道)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都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面对中外媒体的记者会,针对各界关心的中国和国际热点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而回顾近三年的外长记者会,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中国外交的发展轨迹。这三年来,中国的外交有成长,也有老问题、新考验。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有了不少的进步,更加明确和坚定了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职责定位。而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则依然是摩擦不断、时好时坏。中国和日本在东海能源、钓鱼岛问题上的“老问题”一直是两国之间无法绕过的“结”,但两国也一直在如何增进两国互信和两国人民感情的问题上努力。至于中俄两国则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动不断。而中国和欧洲在这三年来则是在双方关系积极前进的前提下,中国也一直没有放弃对深陷危机欧洲的帮助。

  中国外交:方向更加明确 脚步愈加坚实

  近年来,中国不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厚度上都日益的成熟,综合国力逐渐提高,而这一切反映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上则是中国外交日渐清晰的定位和愈加坚实的前进步伐。

  从三年来杨洁篪外长在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的答覆,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一成果。2010年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上一个十年中,世界经历了“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而中国则成功地举办北京奥运会、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洁篪外长将中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定位于“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中国外交大国之路开始起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专题: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