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庄村公所旧址(中评社 王永雪摄)
|
中评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王永雪)地道作战,是抗日战场的一大奇观。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除了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风貌、地道遗址,还对冉庄抗日村公所进行了复原陈列。日前,“台湾高校社团干部抗日战场故地历史文化研修行”一行来到冉庄村公所旧址参观。
冉庄村公所始建于民国年间,1938年冉庄建立党组织和抗日政权,改称为冉庄抗日村公所。这里是冉庄抗日活动的中枢,下设“五大会”:冉庄抗日武装委员会、冉庄农民抗日救国会、冉庄工人抗日救国会、冉庄妇女抗日救国会、冉庄青年抗日救国会。张森林任冉庄抗日村公所秘书,其真实身份是冉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1938年秋,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来到冉庄,在这里谈判收编清苑县西片联庄会,把“不抗日、不降日、打土匪、保家乡”的地方武装改编成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这批武装力量(清苑县5000余人),在抗日战争中转战南北,为抵御外辱,立下汗马功劳。
院内有水井地道口又名李永井,据传,是明崇祯年间清苑县大李各庄官员陈灿所筑。电影《地道战》中,日伪军抽水灌地道,地道内民兵群众又让水流回原处,及拍摄于此。屋内依然保存着三四十年代当时的面貌,和一些当时使用过的物品。
“台湾高校社团干部抗日战场故地历史文化研修行”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主办,以“勿忘历史、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世新大学、台湾交通大学、辅仁大学的19位高校社团干部在8月30日至9月6日八天七夜时间里,从广州出发,经深圳,湖南长沙、衡阳,至河北保定、卢沟桥等地。通过实地参观抗战战场旧址、抗战主题纪念馆以及与抗战史专家交流座谈等形式,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