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林炫向(资料图片) |
中评社北京12月1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在北京大学日前举办的“中华文化复兴”论坛上,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林炫向,就中华文化复兴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并非所有传统的东西就都是好的,而应该批判性地检验传统的观念。回顾与重探自身的文明,绝对不是只用过去的历史来炒冷饭。
讨论中华文化复兴,必须首先思考中华文化指的是什么。林炫向教授说:“对于外国人而言,谈到中国文化时,人们会想到什么?稍微有文化素养的可能会想到孔子、老子、孙子等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等而下之的,可能只会想到龙、中国菜、功夫、太极拳、风水、甚至熊猫。然而,中国文化就只限于这些文化象征吗?人们是否会想到,中国可以提供一套不一样的政治与经济体制?答案恐怕是否定多于肯定。”因此,在林炫向教授看来,我们在讨论中华文化复兴时,最大的困境是我们所能引以自豪的,几乎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但这些遗产有多少是能引起现代人共鸣的?现代的中国人又有多少文化创新能贡献于世界文明?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曾说,传统文化在中国正在 “博物馆化”。林炫向教授认为要突破这样的困境,中国人必须要全面地重新认识、评估我们的传统与文明,但不幸的是,自五四以来我国的学风倾向于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全球化”的时代,国人又该如何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与文明呢?林炫向教授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带着一种世界史的眼光,对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研究。”
林炫向教授表示,要做好文明的比较研究,首先必须避免化约主义的陷阱。他说,过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左派偏好采取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倾向于把物质条件视为文明的基础;右派为了与之抗衡,则反而强调精神或思想要素。实则,两种取径都是走极端,不合于中道。林炫向教授以为,文明是一个整体,涵盖的层面十分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军事能力等等,因此要充分了解一个文明,就必须对它的方方面面都加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