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明报:政府投资迪士尼后须知所进退
http://www.CRNTT.com   2005-09-12 10:04:26


  中评社香港9月12日电╱今天是全城瞩目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日,场面盛大不在话下。兴建这个乐园的大部分资金,是来自本地纳税人,但收益和管理权则主要属于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当初为了振兴香港的旅游业,刺激本地经济复苏,政府破例直接投资于私人企业,是无可厚非的。《明报》今天表社评「投资迪士尼须知所进退」劝告,如今时移世易,政府作为私人企业的监管者,明显与迪士尼乐园大股东的身分有角色冲突,应该像盈富基金或领汇一样,开始部署将手上的迪士尼乐园股份上市,转交公众持有。

  社评指,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不满政府与迪士尼「秘密交易」,绕过立法会审批公帑的正常程序,而且一直以维护商业机密作理由,拒绝公开与迪士尼的财务协议细节,令公众无法准确衡量政府投资迪士尼的回报率,难以评估这项投资是否符合公众利益,有没有向迪士尼作出不合理的补贴或承诺。

  社评赞成提高透明度,投资迪士尼乐园既然涉及公共资源,有关的财务安排就必须接受严格审查,确保公众利益没有被牺牲。纵使政府有法律责任保障迪士尼的商业机密资料,但仍可在保密的闭门会议上,向立法会帐目委员会详细解释安排,这个办法在过去用过,有先例可援。另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邀请审计署长介入,以独立和专业的眼光代公众审查有关安排。政府如果拒绝这些合情合理的建议,公众难免怀疑政府心中有鬼,刻意隐瞒。

  其实,社评认为,政府应该大方地站出来,将兴建迪士尼乐园对香港经济的好处详加分析,就算财务报表上直接的投资回报不高,公众也会理解和支持。毕竟,迪士尼乐园为香港带来了数千个额外的就业机会,为旅行社、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创造了前景,强化了香港在区内的的旅游城市领导地位,无惧澳门增发赌牌大兴土木的挑战,吸引了大批兴建新酒店的投资,这些有形无形的效益,在衡量时应一并考虑。

  社评又指,就振兴旅游业及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政策目标而言,政府投资兴建迪士尼,其实目的已达,当迪士尼营运上了轨道,收益趋于稳定,政府便再没有必要持有迪士尼的股份,以免一旦迪士尼的营运出现问题,需要政府介入监管时(例如食物安全被投诉,食环署须入内调查),市民会质疑政府能否秉公办理,会否因为身兼迪士尼大股东而网开一面,或是对迪士尼过分包容退让。

  其次,香港迪士尼乐园首期面积细小,入场人数未够3万已不胜负荷,华特迪士尼公司已开始考虑扩建工程,政府如果继续做大股东,少不免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例如借贷担保的风险,这样做无异于再次参与私人商业营运,既违背政府的基本角色和一贯的政企分家原则,在时势上亦毫无必要,徒然招惹批评。

  香港市民和内地旅客对迪士尼乐园热情的回应,已经证明香港迪士尼乐园在商业上可行,蚀本之门已经关上,迪士尼公司要在资本市场上集资,应该没有困难,政府要将手上持有的迪士尼乐园股份上市套现,不论是用盈富基金模式或领汇模式,相信亦非难事,此举既可表明政府愿意退出私人商业营运,厘清公营部门的独立监管者角色,同时可还富于民,让公众分享迪士尼的得益。 


    相关专题: 香港迪士尼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