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公报:迪士尼有待改善 苛求否定无必要
http://www.CRNTT.com   2005-09-15 11:41:37


  中评社香港9月15日电╱香港《大公报》今日刊载题为「迪士尼有待改善,荷求否定无必要」的社评,指出连同十二日开幕礼当天计算在内,香港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始营运至今已三天,初步情况只能用「强差人意」四个字来形容。

  社评说,其中一个突出的情况是门票销售未如理想。昨日乐园仅是第二天开放,但「热爆」的盛况已不见出现,早上开园前只有二百多人在排队,园中最热门的机动游戏「飞越太空山」和「巴斯光年」,傍晚时分几乎随到随玩、不用轮候﹔而在皇岗接载旅客往迪士尼的专线直通巴,原本安排一日三十班、载客三千人,结果首两日乘客每日均不足一百人,形成「有车无人坐」的尴尬场面。

  而与此同时,还有本地经济学者指乐园的经济效益被夸大,认为特区政府「计错数」,实际收益只有十多亿元,回报率仅为百分之四﹔另一方面,自前一阶段试业以来,有关乐园的负面新闻可说层出不穷,大至食环署人员入园巡查食物卫生被「勒令」除帽摘章、游客玩机动游戏受伤、酒店住客投诉被蚊叮虫咬,以至有传媒拍摄到内地游客在园内脱掉鞋子席地而坐、在非吸烟区吸烟,以及让小孩随地小便等……。一时间,被形容为「梦幻之城」、「奇妙之旅」的迪士尼,几乎成了「梦破之城」、「混乱之旅」。

  社评认为,面对这种情况,美国迪士尼公司及作为合营主要一方的香港特区政府,有必要立即根据情况作出调整,及时扭转一些不利印象。事实上,尽管有学者质疑乐园的实际经济效益,但无论如何,迪士尼的在港开设都是一件大好事。本港要成为「旅游之都」、「动感之都」,玩乐设施不足是一个大问题,一个海洋公园已经玩了二、三十年﹔特别是「家庭旅游」、「孩子旅游」已经成为旅业的主流之一,光靠「来港买东西」不可能长久吸引游客,更吸引不到家庭客源。

  而另一方面,米奇老鼠和他的一班「老友记」,在美国迪士尼公司近半个世纪的经营打造之下,已经成为举世皆知的旅游「名牌」,成为老少咸宜的欢乐标志。特别对内地游客和孩子来说,香港有了迪士尼,与内地其他城市的区别更为明显,吸引力也大增。

  社评说,因此眼前的问题,并不是如一些人士所言,好像特区政府和港人被搵了笨、吃了亏,迪士尼根本就不应该在港开设,或者开了也是搞不好、一团糟的。「职工盟」的立法会议员李卓人昨日就在电视上说,迪士尼「货不对办」,特区政府是被骗「落叠」,「对不住市民」,要官员到立法会「交代」。迪士尼固然不是尽善尽美,经营管理上也大有需要改善之处、包括绝不可以有「特权心态」,但是,把迪士尼说得一无是处,不受欢迎,则既不是事实,对本港继续吸引外来大型投资也绝无好处。

  同样,对内地游客特别是携带孩子的家长来说,提醒多注意公共卫生、秩序和观瞻是有必要的,但个别传媒专门去「捉」什么小孩小便的镜头然后刊出,也是没有必要的﹔事实是大部分内地游客都是守法和守秩序的,有内地家长就专门选女儿生日那天带她来迪士尼,和香港的家长、美国的家长没有什么两样。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习惯和文化差异是客观事实,内地游客花钱到迪士尼是玩乐,不是来接受「再教育」,不应对之作出过多的批评。

  社评最后说,迪士尼在港正式开业还仅仅是三数天的事,当年东京迪士尼在开幕初期也出现过不少混乱,巴黎迪士尼更是亏本亏了十多年﹔眼前出现的一些困难和混乱,迪士尼园方必须尽速改善,市民和游客也要予以爱护和配合,让迪士尼成为真正的港人「永远的嘉年华」。   


    相关专题: 香港迪士尼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