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采访团与上海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进行采访座谈。(中评社 高易伸摄) |
中评社上海12月10日电(记者 高易伸)台湾大学生赴大陆实习开始蔚为风潮,中评社采访团在上海深度访问,在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台青创客家都看到许多实例,台湾实践大学、逢甲大学、大叶大学、圣约翰科技大学等都和上海台商搭了桥,让学生利用大四到上海实习,取得更多经验,也做为毕业后求职、创业的跳板。
台协副会长、上海东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玉珍本身是实践大学华东校友会董事长,她透过学校安排了多位学弟妹到上海实习。她认为台湾学生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是一些大陆孩子没有的,很受台商欢迎,台湾在沪的26个校友会目前正分头与各校联系,希望把实习机制建立起来。相对于有些大陆年轻员工跳槽频繁,薪水要得高,台籍员工忠诚度高、有礼貌、守信用,让台商赞不绝口。
上海台商、台青创客家引进台湾实习生,都有提供住宿、来回机票,以及每月约2千元左右人民币的津贴。目前以一年期的实习较受台商欢迎,毕业之后如果表现良好,即可升正职。
台协副会长、广禾堂草本生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锺宇富说,台商是台湾青年未来的机会。虽然台青现在的创业机会不在上海,但在大陆二三线城市或内陆的机会还是很多,尤其是幼教与母婴产业在大陆开放二胎化政策之后,那更是太阳产业。
中评社采访团与上海台协举行采访座谈,会中针对台青赴陆工作、台商在大陆拓展事业心声、对当前两岸关系看法等进行讨论。上海台协则由会长李政宏除介绍上海台协的组织架构与功能外,也安排六位副会长胡兴中、李锦漳、吴文宗、锺宇富、刘达纬、林玉珍,及秘书长汪友华进行交流。
林玉珍说,从企业角度出发无非考量企业成本与社会责任,台协会员与台资企业都很愿意为台湾青年尽上心力。台湾学生除了温良恭俭让之外,从小的教育环境造就了他们在职场上的热忱与服务态度。企业在培养储备干部时,他们也能发挥积极效果。但他们常常感觉台湾孩子“适合短跑、却不适合长跑”,能短跑的原因在于台生能迅速融入台资企业的环境之中,不能长跑的原因则在于台青的社会资源不足,这也是他们比较缺乏之处。要能克服长跑劣势,端看他们的悟性能否融入这个环境。她建议台青若从产业转型升级、专业性强度较高的职业及服务性行业切入会较具优势。
上海台协副会长、广禾堂草本生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锺宇富指出,台商企业是台湾青年未来就业的机会,因为大陆市场规模太大、机会很多,或许台湾年轻人现在创业的机会不在上海,但在大陆二三线城市或内陆的机会还是很多。锺以自己的月子餐为例说,他们企业目前已做到两岸最大并准备朝上市迈进。大陆开放二胎政策,包括幼教产业都是台湾年轻人与台商的机会。若进一步比较两岸母婴行业,台湾一年只生16万婴儿早是夕阳产业,但母婴产业在大陆称之为太阳产业。大陆竞争压力虽大,但全世界哪里没竞争?他认为,台青人亲土亲、具备责任感与敬业度、服务意识,只要愿意结合两岸优势就能创造就业或创业的机会。
上海台协副会长、三之三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宗指出,台湾人到大陆工作,态度与忠诚度是足够的,但他们在雇用台青时也有很多顾虑。他举例派遣干部出差时,台干有时顾虑较多,但陆干却很积极,大多数台干对于大陆市场比较不瞭解,因此在开发市场上不如陆干。
吴文宗说,他从事教育工作,台北市一年关100家幼儿园,但上海一年却缺200家幼儿园。我们都希望有幼保科系相关背景的台青能来大陆工作。此外,大陆连锁店太多了,我们也很缺乏台湾干部,台青赴大陆市场除了要提升连锁店的竞争力之外,台湾人在大陆创业也要有品牌有内容。十年前大陆疯台湾品牌,但这六年为何台湾品牌节节败退?因为我们零售业受到电商崛起的冲击太大。他希望未来可以成立一个两岸品牌的孵化基地与创客中心,不论是台湾品牌进入大陆市场或者转业转型升级,都能起到很大的力度。
上海台协副会长、上海乐络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达纬表示,很多人都以为台湾产业先进于大陆,但就他所从事的花卉及盆景产业而言,大陆进步太快了,台湾人不要再坐井观天,因为花卉产业除蝴蝶兰以外,台湾已落后大陆15年时间,这是铁的事实。他希望台湾政府要正视这些问题,大陆的农业并不亚于台湾,甚至部分已经赢过台湾。
中评社上海走亲采访团一行12月4日抵达上海,将在上海进行为期一周的走亲采访报道。此次中评社上海走亲采访团由团长为台湾中评通讯社社长俞雨霖、顾问为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成员还包括台湾中评通讯社总编辑林淑玲,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社长周建闽、台湾中评通讯社主任记者黄筱筠、台湾中评通讯社高雄特派员高易伸、台湾中评通讯社台中特派员林谷隆、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新闻中心主任林艳、中国评论通讯社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国评论通讯社记者金裕超、中国评论通讯社记者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