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支树平谈输非假冒伪劣商品:应该要算政治账
http://www.CRNTT.com   2017-03-14 12:10:05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回答记者提问(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3月14日电(中评社报道组)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14日上午就提升输非产品的质量问题答记者问。支树平表示,输非商品中确实出现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因此自2013年以来,口岸监管有很大的改革,目的在于维护中国制造的形象,维护中国和非洲人民的传统友谊。“我们觉得应该要算‘政治账’。”

  支树平指出,目前质检总局已采取了多项措施,解决中国输非产品中的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包括抓源头监管、加强口岸把关、加强与非洲国家合作与海外组织打假等。
  
  以下为问答实录: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中国的输非产品中有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也影响到并损害到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请问支局长,质检总局对于提升输非产品的质量方面,已经采取或者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支树平:谢谢这位记者关心输非商品。大家都知道,非洲人民是我们的好兄弟、好朋友,我们非常愿意让非洲的兄弟姐妹们能够享受到或者用到中国的好产品。应该说,输非商品总体还是可以的,但也确实出现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我们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都非常痛心,甚至可以说非常愤怒。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有国外进口商的原因,也有我们生产商的原因。

  支树平:我们对输非产品质量一直高度关注。2013年以来,我们口岸监管有很大的改革,就是大大减少出口商品法检目录。现在一般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法检都取消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输非产品作为重点,安排了专门人力和物力专门盯着,就是为了维护中国制造的形象,维护中国和非洲人民的传统友谊。我们觉得应该要算“政治账”。

  刚才你问这些年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我觉得一个是抓源头监管,先从我们自己生产厂家做起。另一个是加强口岸的把关。第三个是加强与非洲国家合作,在海外组织打假。这些年我们做的比较突出的,我们一直在加严查验,2013年以来,在口岸上查验了输非商品26万多件,其中查出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有13000多批次。

  第二个是开展“清风行动”,这是加强口岸打假的专项行动,打击输非假冒伪劣产品。仅2016年,就查办了204起涉及非洲产品的假冒伪劣案件,查获66万多件产品。

  第三个是我们和非洲国家建立联系,建立海外打假维权网。现在合作的非洲国家已经达到14个,一起搞海外打假。另外,因为非洲国家的检验检疫能力有待提高。我们帮助非洲培养质量官员或者检验检疫人员,这么多年来为50多个非洲国家培育了1000多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