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的主经纬线有两条:一是科学发展观,二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二条互为表里、相互交叉又相互补充的主经纬线是中国在 21 世纪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
中评社香港 3 月 10 日电 ( 评论员 商弈 ) 三月的北京,春风浩荡。每年一度令世人瞩目的中国政治生活的盛会,就在这春风里拉开了大幕。今年“两会”的焦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是不答自明的:自然当属“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规划对于中国来说,是个什么考题,它又将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是见仁见智,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
首先,看看“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经济指标: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5% ,到 2010 年, GDP 总量要达到 26.1 万亿人民币,约折合为 32000 余亿美元,人均 GDP 要超过 2400 美元。在中国经济保持了二十余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已没有多少人会对此目标抱持怀疑态度。
然而,“十一五”告诉世人的,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的速度,而是从低质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不公平发展到公平发展;从不协调发展到协调发展;从不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均衡发展。我们可以从“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22个主要量化指标(分为14个预期性指标和8个约束性指标)中看出端倪。
“十一五”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最大的不同应该是体现在它的指导思想上。这就是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一条主线,贯穿升华到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条经纬线的共同编织。她集中体现在“六个立足”上,特别是最后一条“立足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笔者从中读出了一份泱泱大国的理性与从容,也读出了一份身为当代中国公民的自豪与自信。
如果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让中国人民从贫困走进小康的“密码”,那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就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中国民众从小康走向富裕的真经。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一五” 发展规划就是一份中国要摆脱百年来积贫积弱的形象而开始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宣言书。
回头看,新中国的发展史,基本上都包含在“一五计划”到“十五计划”的过程中。从 1952 年的约 1000 亿 GDP 起步,走过十个“五年计划”,到 2005 年,中国 GDP 已达 182321 亿元,成为名列世界第四位的经济大国。然而,这其间,经历了多少反复来回,多少磕磕碰碰,多少艰辛曲折。远的不说,就是这 20 年经济高速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也隐藏了许多深层次矛盾。诸如社会分配不平衡造成的贫富悬殊、城乡发展差距及区域发展差距、环境恶化、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以及对于阻滞市场经济的体质机制障碍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国家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阻力和隐患,因此要求我们的治国方略也必须相应有所改变。
“十一五”的主经纬线有两条:一是科学发展观,二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二条互为表里、相互交叉又相互补充的主经纬线是中国在 21 世纪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依笔者个人解读,“十一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经线下比较突出地强调了自主创新与建立节约型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经济,这将保障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纬线下,则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为主。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一五”中为它单独设章,显示了其重中之重的地位。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大事业,“十一五”是其开篇谋局之时,当然要浓墨重笔。可以说,农村的事办好了,中国的事也就基本解决了;或者反过来说,没有农民的好日子,就没有中国的和谐社会。
我们欣慰地看到,在这两条主经纬线的贯穿指引下,“十一五”规划对于上述矛盾和隐患做了较好的把握和处理,以“六个立足”回答了 “发展什么、靠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从为我们编织出了一幅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蓝图。
以“十一五”为开端,将是中国在21 世纪中期走向未来人们预期中的民主、富裕的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我们有理由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