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广伟的打铜店的地上、架子上、天花板上,挂满了各种铜器皿。 |
铜碗、铜锅、铜筷子……在现代人家里,铜器早已不是日常用品,在旧时西关,却是大户人家必备的生活器皿。
1958年,国家将铜收归国有,光复南路、大新路、天成路等广州有名的打铜街从此消失不见;40年后,国家再次对民间开放铜,“打铜佬”苏广伟重操旧业,开了如今广州唯一的一家手工打铜铺。
夏日午后,走在恩宁路的骑楼下,远远便可听见“叮叮当当”的打铜声。60岁的“打铜佬”苏广伟,坐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扁锤,将一块铜片放在前面的木桩上敲敲打打。
苏广伟真正的宝贝收在小作坊斜对面马路的店里。一跨进店门便闻到一股“铜臭”味:地上、架子上、天花板上,挂满各种铜器皿,既有苏广伟和店里的老师傅亲手打造的,也有他千辛万苦从旧时西关人家的后代那里收集到的。九如楼(旧西关有名的茶楼)的水煲,商贾之家模仿洋人家庭造的“运水炉”,和平常人家嫁女时的铜盆,夜间用的痰盂等,应有尽有。
20岁入行学习冶金
50岁开手工打铜铺
苏广伟祖居西关,20岁时就入行学习冶金工艺。1958年,国家将铜统一收归国有,原本以打铜为生的手工艺人纷纷转行,广州几条著名的打铜街,如光复南路、大新路、天成路等日渐没落。苏广伟在冶金场工作,反而有了继续与这门工艺接触的机会。
1998年,国家重新对民间开放铜,苏广伟感到这是一个好机会:“铜碗、铜筷子在现代人家里,早已不是日常用品,在旧时西关,却是大户人家必备的生活器皿。西关铜器纯手工煅成,艺术价值很高,可以借此机会将西关铜器弘扬光大。”于是,苏广伟联合两名已70岁的打铜老师傅,在恩宁路开起了这家打铜店。
手工铜器皿价值不菲
紫铜焊接师月入过万
一个仅供一人饮用的铜茶壶480元,一个黄铜碗130元,一样规格的紫铜碗要160元……纯手工制铜器与机器制品有明显差别,价格也更高。苏广伟的儿子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卖的是“手艺”,“传统手工艺成本高、出货慢,若也走物美价廉路线,根本无法维持。”
苏广伟说,现在的手工打铜师傅非常难请,其中紫铜焊接师最为“矜贵”,每月至少要支付过万元月薪才能请到。而行内人只要一看工具和制品的表面,就可以知道打铜人的功底。
走街串巷“淘”旧器
还原西关铜器本来面目
苏广伟常常要穿街过巷去“淘”旧铜器,除了老西关的大户人家后代,收购站或近郊的农户家里也时常会有意外收获。为了能原汁原味,他按照旧样打出新品之后,往往还要对照一些资料图片,甚至请年事已高、已经封锤的老师傅帮着回忆。
苏广伟说,每件旧铜器背后都能说出一个西关的故事。“比如这个‘运水炉’,就是典型的西洋‘舶来品’。旧时13行一带常有洋人定做炊具,西关商人因此偷师,也学着洋人要的样式做,后来流传开来,家家户户都能用上。”他指着一个高约0.5米的锅炉说。说起这个运水炉的来历,苏广伟更是得意:“听说现在广东只剩下四个这种运水炉了,我这个是从西关一户人家的后代那里收来的,年轻人不识货,从地库里搬出来之后当废铁卖给了我,我一看便知道是紫铜,如获至宝。”
除非有人定做,像运水炉这种大件的旧铜器,苏广伟的店已经很少打了,他们打的最多的是铜碗、铜筷、铜锅这些平常现代人家里也用得上的东西。他说,即使是平常的用品,里面也包含了广东人的许多“意头”:比如嫁女时要买个铜盆,里面放一双鞋,寓意“同(铜)携(鞋)白发。”
广州打铜兴衰历程
盛时工人超过2000人 如今只剩一家
西关打铜日前被选入市级“非遗”
资料显示,广州的手工打铜技术最初传承于江浙一带,清末时最为繁盛,各式打铜行工人超过2000人,除了铜碗、铜炉等基本生活器皿,最出名的还有铜制水烟筒,远销南洋一带。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社会变迁,手工打铜行日益减少,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失不见。如今在广州,历史悠久的传统铜锡手工艺已经基本消失,现代铸造技术虽然保存了一些当时的形式,但许多精湛的传统技巧并没有广泛流传下来。
日前,广州市将“西关打铜”列入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来源: 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