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攻为守 中国迎接意识形态“软战”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14:41:09


澳大利亚学者称中国为了捍卫自己的意识形态而采取了外向型战略。
  中评社香港2月25日电/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2月20日载文《中国意识形态“软战”: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摘要如下:

  北京经常不断提醒人们,其对外政策是不对外输出意识形态,不干涉别国内政。根据其“和平发展”理念,中国无意对外输出意识形态,无意谋求世界霸权,也无意寻求改变或颠覆现行世界秩序。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经常批评美国一贯对外输出意识形态来支撑其全球霸主地位。
 
  中国认为自己是西方政治、军事和传媒所针对的目标,西方旨在通过推行新自由主义战略,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世界霸主。
 
  因此,关于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相比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北京意欲保持防御态势。中国明确表示要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抵御西方实施“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
 
  中国把自己的战略意图描述为“内敛型的”,美国的则是“外向型的”。它们的战略意图并不冲突。尽管这种“内向”和“外向”的描述乍看起来似乎是非竞争性关系,但实则不然。除了保持防御性的意识形态外,中国的做法还有一种“外向的”特色。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为了普及其政治价值观而对外输出意识形态,但有证据表明,面对美国发起的“软战”,它为了捍卫自己的意识形态安全而对外输出意识形态。
 
  中国把“输出意识形态”当做贬义词。因此,中国把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和宗教原教旨主义与输出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最近时期里发生的“颜色”革命、“圣战”组织暴力活动以及本土文化价值观被侵蚀都表明了这一点。
 
  中国告诉人们,它不对外输出意识形态,而是促进与国外的文化和经济合作,寻求得到外界更多了解和认可,目的是建立一个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多极世界。中国在给非洲提供发展援助或进行贸易合作时,常常引用这样的话。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往往被描述为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受害者或目标。中国把受到西方意识形态输出影响清晰表述为“意识形态渗透”或“思想/文化渗透”。譬如,中国人民一直是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渗透的受害者。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