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1日电/1992年9月5日,经过十分复杂的交涉,18位大陆记者终于以正式、公开的身份进入台湾采访,实现了两岸双向新闻交流的又一次重大突破。8月18日,中国台湾网记者采访了当年18位赴台采访的记者之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王求副台长。
15年来两岸新闻双向交流成果斐然
王求说,回顾过去的15年,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良性影响;二是对促进两岸新闻媒体自身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首先,两岸新闻交流实践最大的收获就是突破了两岸资讯的隔绝,打破了封锁状态。与一般的经济、文化往来不同的是,新闻交流除了参与者亲历之外,还通过记者报导传播到整个社会,更大范围地增进两岸民众瞭解互信,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王求表示,新闻交流是两岸民众互相沟通资讯的最方便的桥梁、管道和视窗。这15年来,新闻交流也在两岸各项交流中起到先锋队、打前站的作用。典型例子就是1991年新华社范丽青、中新社郭伟峰赴台报导“闽狮渔”号事件,大陆的海协与台湾的海基会当时还没有正式开展工作,新闻记者就担负了沟通管道的任务。被扣的渔民情况如何,他们的家属、当地政府、两岸社会都非常关心。新闻媒体的客观报导促进了两岸官方和民间的必要沟通,使大家清楚瞭解事实,对这件两岸关系的重大事件的解决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尽管两岸新闻交流发展曲折,很多政治瓶颈突破不了,但是不能因噎废食。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双向交流,对两岸关系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如果没有新闻双向交流,也许有很多事情就不是现在这种结局了。
第二,从专业角度说,两岸新闻交流对媒体自身也有优势互补作用,比如电台的专业频率,台湾起步较早,而且从软体,技术上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大陆的一些节目如“音乐之声”就借鉴了他们的经验。现在台湾很多记者采访记录都用简体字,也和两岸新闻交流分不开。
目前两岸新闻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对两岸新闻交流存在的问题,王求表示,最主要的问题是双方交流的不对称、不平衡。在互派记者方面,大陆去的少,台湾来的多;我们基本上没限制,他们限制多。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有三家媒体被允许在台驻点采访,而且每家媒体限额两个人,限时一个月。驻点记者没等熟悉情况就被迫返回,而且换人时造成资金浪费、设备交接上的很多麻烦。
不仅如此,台湾当局还对大陆驻点记者采取特务跟踪和严密监视。用很多小动作来阻止客观的正常报导。比如,一次我们的记者接触一位元台湾居民后,第二天打电话时,采访对象紧张得声调都变了。原来采访之后他受到了台湾当局情报部门的盘问,一般的老百姓精神上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绿色恐怖”,不愿意再接受采访。这方面台湾当局有一种小岛上的狭隘心态,过分敏感,对正常新闻交流拼命防范,这对两岸交流是一个主要障碍。
王求说,根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已达5000人次以上,而大陆媒体到台湾采访的记者,截止2000年底,只有242人次。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主要原因就是台湾当局故意的阻挠,造成两岸民众不能够深入准确瞭解双方的情况,这对台湾人民是一种损失。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台湾当局减少和解除这种限制,但到现在为止,收效甚微。
最后,尽管两岸媒体交流的主流都是比较客观的,也不排除一些杂音。台湾极少数“台独”媒体跟着台湾当局的脚步起舞,故意对大陆歪曲报导,出现情绪化的报导,有失公允。这种现象难以使民众、社会受益。媒体从业人员不能故意去破坏新闻规律,而是应该尽力客观、全面报导。
对两岸新闻交流前景的展望和建议
王求最后指出,两岸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的差别,造成了两岸新闻交流的特殊性。这种交流和两岸关系密不可分。两岸关系缓和,交流就会逐步开放;两岸关系紧张,交流也会萎缩。如果两岸关系得不到根本改善,两岸新闻交流也不可能有大的改善。希望在能够看得到的将来,新闻交流能够适应两岸人民的需要,实现正常交流。因为如果没有直接的第一手材料,即使不是故意,也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主观臆想。
为做好符合两岸实际的新闻工作,王求建议海峡两岸的社会各界在两岸关系发展出现转机的时候,对两岸新闻交流有更大力度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