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范丽青(右二),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左一),台湾《中国时报》原总编辑黄肇松(左二)和副总编辑俞雨霖(右一)今天于线上访谈,谈及15年来两岸新闻的交流,并展望将来。 |
中评社香港8月21日电/今年是新华社记者范丽青和中新社记者郭伟峰为“闽狮渔事件”入岛采访这一历史性新闻事件的第15周年,现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范丽青,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台湾《中国时报》原总编辑黄肇松和副总编辑俞雨霖今天上午网上作客,对两岸新闻交流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访谈全文如下:
中国台湾网、中国评论新闻网、新浪网的网友们,大家好!
郭伟峰:新浪网、中国评论新闻网、中国台湾网,各位网友好,欢迎来到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很荣幸能够与各位嘉宾一块儿,和网友们分享我们15年前所经历过的一次成功与喜悦。一位是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一位是中新社记者郭伟峰,为“闽狮渔事件”事件入岛采访,拉开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事件,进一步促进两岸的双向新闻交流,中国台湾网联合新浪网,中国评论新闻网特邀事件的亲历者,他们一位是原来新华社国内部副主编、记者,现在是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范丽青;还有原来《中国时报》的总编辑,现在《中国时报》集团的常务董事、《时报周刊》董事长、中天电视董事黄肇松;原来《中国时报》副总编辑,现在《中国时报》副总编辑兼主笔俞雨霖,来到聊天室与大家一块儿座谈。
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现在我们就开始。
1991年8月12日,因为台湾与福建的渔民发生了一次纠纷,范丽青和我到台湾去采访被扣押的福建渔民。在台湾邀请我们大陆记者和接待我们大陆记者的是台湾一个著名的报纸,叫《中国时报》,而且是黄肇松、俞雨霖具体的执行。所以我们四位是两岸新闻交流,特别是双向交流第一步的共同迈进者。
应该说15年前我们彼此之间是陌生的,但是15年后的今天我们亲如兄弟姐妹,15年前的点点滴滴我们现在都是历历在目,所以我们想在开场的时候,我们四位参与者共同的回忆一下当年,因为两岸新闻的双向交流的第一步是很艰难的,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彼此之间是完全陌生的,甚至是彼此猜疑的。所以在15年前的这一步走得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请原新华社记者范丽青回忆当年。
范丽青 : 其实我觉得我当时在出机场的时候曾经说了一句话,叫“这一步走得非常的艰难”。结果台湾媒体第二天都大幅报道我的这句话。
其实我觉得当时两岸隔绝40多年,台湾一直到了1987年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后,才开始有一些民众跨入大陆;而大陆方面基本上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可以踏入台湾,除了少量的,有个别去探亲、奔丧的这种特殊情况以外。新闻本来是应该走在总前头的,当时大家对新闻交流也非常的憧憬,不管是台湾方面的媒体同行还是我们这边的新闻业者,大家都很期待什么时候能让两岸的记者可以自由的往来,自由的采访。
在1991年的时候,原先也组了团,当时台湾记者已经到大陆来采访了,当时已经开始想组一个团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那个团一直就不能成行,那个时候我跟郭伟峰也是团组的成员之一。这时候我们心里都觉得特遗憾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契机,这个契机也很偶然。因为两岸渔民老在海上捕鱼的时候发生渔事纠纷,又引起了大陆渔民为了索赔,到台湾渔船上去搬东西,结果台湾的渔政管理方面就赶来,把大陆渔民都抓走了,然后以“海盗罪”这么一个罪名来起诉。然后渔民又觉得我们很冤枉,我们根本就不是海盗,我们是因为渔网受了损失,我们要索赔。
在这个情况下,大陆方面就决定派红十字会的曲折先生,当时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副秘书长,跟庄仲希先生两个人到台湾去探望渔民。同时申请我们有两个记者随行,只有这样的事情,才促成了我跟郭伟峰两个人第一次到台湾去采访。
这赴台之路是非常曲折的,曲折副秘书长到了香港以后,台湾方面因为有一些事情没有谈清楚,又阻止了他,不让他赴台。最后变成了我们记者两个人首先踏上台湾,所以当时非常的轰动。说实在的,一共我们在台湾待了10天,前7天基本上是我们两个人自己在岛内进行采访,给我印象非常非常的深刻。
我记得黄肇松先生,当时跟俞雨霖先生两个人到机舱口接我们,一出机舱口我们两个就被吓呆了,一、两百个记者围在那里堵着我们,路都走不动。大概有一、两百米的样子走了40分钟,我们四个人被媒体的话筒、什么镜头啊,包围的密密麻麻的,寸步难行,还要靠机场的警管方面的人员帮我们开道,每走一步没准儿哪个记者就被踩倒了,有一个记者的相机都摔坏了,我们都觉得非常的于心不忍,实在非常的令人感慨。当时黄肇松先生他们出《时报》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郭伟峰 : 第一步确实很艰难,短短的一、二百米走了40分钟,所以台湾媒体为了抢镜头都在打架,一片混乱。在混乱之中我跟小范突然看到了一位笑容可掬的,就是坐在我身边的黄肇松先生,肇松,我们叫他“肇公”,他的微笑给我们带来一股温暖,作为一个见证者,黄肇松先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黄肇松 :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先忆苦思甜吧,他们两位也谈了一些。
我自己从事新闻工作35年,但是在刚刚丽青提到的,1987年之前我只见过一位大陆的新闻工作者,就是1986年8月在纽约,我当时担任《中国时报》驻纽约特派员,见到了中新社纽约分社的社长诸有钧先生。但是有时候秘密是很神奇的,1987年刚刚丽青谈到,台湾开放“报禁”,“党禁”,台湾也开放探亲,整个形式在变动,报社把我调回台北担任《中国时报》总编辑。我开始接触两岸新闻的交流。譬如我们先成立“探亲班”,在俞雨霖先生的主持之下,四、五十万封信要寻亲的,我就知道媒体应该在两岸多做一些事。我们接着开始派记者到大陆来采访,我自己也在1990年9月24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当时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接见,会同我们四个记者对他做了一个专访。
范丽青 : 对,当时你那个专访在《中国时报》登出来以后非常的轰动,当时台湾媒体第一次采访中国国家主席。
黄肇松 : 而且这也是他一生好像惟一接受记者的一次访问,重要性以后有机会再来说明一下。
1991年夏天7月到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去访问省的领导人,就是沿海,跟台湾比较接近的省份,但是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刚刚他们两位都提到的,1991年8月12号,范丽青和郭伟峰先生到台湾来访问。我们《中国时报》为什么跟这个事有关?因为我们受托,他们要来采访“闽狮渔事件”的新闻,我们受托协助邀请,同时协助安排入台的事宜,我用四个字形容吧,以前没机会见面,大陆记者也没机会到台湾来采访,你们两位做了一次破冰之旅,就是以新闻交流来讲。具体实现了两岸新闻采访,新闻交流的双向化,以前是单向的。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我代表报社到机场欢迎他们两位。
到了机舱口,握着他们两个的手,我感觉没有距离。以前距离是很遥远的,我以前感觉,我从纽约常常出差回台北要坐20几个小时的飞机,我感觉很近,北京很远,为什么?去不了。所以很多距离是人为的因素把它设定的。没有距离的这张照片,我握着他们两位的手,在全世界很多报纸,包括《纽约时报》,包括日本销路一千万份的《读卖新闻》,我记得《纽约时报》当时有一个照片的说明,就说最后他们终于见面了。这种感觉不是我一个人,刚刚丽青跟伟峰都提到,短短从机舱口到海关三、四百公尺的距离,平常大概走路四、五分钟,他们走了一个多小时,一百多个记者,将近两百个围着他们寸步难行,最后他们终于突破重围,开始执行他们的采访任务。
不过在那10天里面,我相信不管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已经分不清楚了,也可以讲伟峰跟丽青他们两人,包括《中国时报》记者,包括像俞雨霖……这些朋友在内,共同写下了两岸新闻交流的一个新的篇章。你说这个事情重不重要?
郭伟峰 : 俞雨霖先生,我们在台湾应该是12天吧?
范丽青 : 他号称“地陪”,“全陪”。
郭伟峰 : 大量的台湾的朋友,特别是一些民众,非常热情,要跟我们表达很多想法,要跟我们接触,但是因为我们实在没有时间,所以所有的变化一到晚上,全部转到俞雨霖先生的房间里了,感受是很深的。请俞雨霖讲讲。
俞雨霖 : 有时候我常常觉得,咱们由今天来回顾到15年前8月12号的话,它是一个历史上两岸关系,或者两岸新闻交流历史上很重要的时刻。为什么呢?
因为我深深觉得历史,尤其是两岸关系的历史,它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一种必然性。在那一天,当我们在机场接待到范丽青跟郭伟峰,也是大陆首批媒体记者到台湾采访的时候,我深深的觉得,因为有一步踏出来了,这是两岸关系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的话,我们由后来的发展可以看到,两岸关系开启了新的一页。
我们在接待的过程中,因为刚才主持人也提到,我是“全陪”,也就是日日夜夜的陪,可以说那是蛮辛苦的,但是也很有感触。但那几天的时间里,我感受到当我陪着他们两位到台湾各地去采访的时候,你想像不到的,连我们当时包括伟峰先生、丽青小姐没有想到,台湾的民众是那么的欢迎他们,争相跟他们照相,而且在沿街走路的时候,立刻有人认出他们,要跟他们握手。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两岸人民之间事实上他是水乳交融的,距离是很短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间在两岸新闻交流,或者是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上有很多磕磕碰碰的事情,但是实质上透过新闻交流而营造出来两岸之间,民众之间的关系,它其实是没有距离的。我想这是我们在15年前8月12号,那一天我们相聚的12天所感受到的,尤其我作为一个“地陪”所感觉就是这么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未来意义上来说,未来的两岸关系在人民之间感情的交流,它可以显现出很正面的一个发展的基础,我想这是我比较简单的想法。
郭伟峰 : 15年前的第一步是走得非常沉重,但是第一步迈出去之后,并不是说从此就步履轻松了。两岸新闻交流,两岸新闻双向交流还是一样走得很沉重,很曲折。真的,15年来步伐不轻松。
我们四位作为当事者,作为参与者,作为长期从事两岸新闻交流的工作者,万千辛苦,万千甘苦我们自知。我们四位都有这样共同的特点,第一个,应该说是两岸最早参与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传媒人。
第二点,15年来,我们四位从未间断促进两岸新闻交流的工作。
第三,不断合作,寻找突破。
15年前我跟范丽青我们到台湾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震惊,为两岸民众的隔膜感到很震惊。台湾大部分的新闻工作者没有来大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记者拿到一瓶可乐问我,郭先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问题很沉重。42年的隔阂使这瓶可乐意味着不是可乐,意味着两岸民众之间得不瞭解。经过这15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两岸的新闻工作者都责无旁贷的投入促进两岸新闻交流这项工作来,黄肇松先生,俞雨霖先生,《中国时报》接待了我们二位之后没有停止,继续开拓。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1992年,《中国时报》与当时我任职的中国新闻社,马上就建立了一个在台湾举办两岸的经贸界的高层官员和高层人士的这么一个高规模的研讨会,高峰会,也是40几年来头一回。而且范丽青跟黄肇松、俞雨霖,我都不叫先生了,实在是老朋友了,他们在2001年再一次做了一个突破,就是实现了大陆记者在台北驻点,真真正正地参与其中,运筹帷幄,而且身体力行。俗语说旁观者清,但是我觉得在两岸新闻交流这里应该是参与者清,我们四位有责任,也应该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来审视、总结15年在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一个发展的过程,来探讨一下它的规律。我想还是请范丽青先谈谈。
范丽青 : 谈15年来,其实还得从15年前说起。我们当时到了台湾,在机场吃惊之后,我觉得整个全程都有很多的感受。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台湾民众对我们的热情,真的是走到哪里都非常非常的热情,很多人给我写信,打电话,还寄照片来,告诉我说:“大家都说我长得很像你”。所以很多很多的人,当时媒体评论我们,一个是像“大熊猫”,整个大陆来的“大熊猫”一样,大家都想看一眼,大家都想欣赏一下是什么样子。
另一方面,我们又像是“春燕”,因为我们飞过了海峡,我们在预示着两岸新闻交流一个新的春天,所以这两个称号我到现在还很自豪。
另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其实也不尽然全都是这么热情的欢迎了,我记得我们在台中受到“台独”分子的示威抗议,受到“台独”团体的追打。俞先生,我们坐在《中国时报》的采访车上,“台独”的抗议大棒子都打到车上来了,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两岸,所以也预示着两岸的交流跟新闻的交流都是又平静又不平静,又会自然而然会向前发展。说它不平静它有这样那样的甘劳,说它一定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是代表民意。其实两岸的交流,或者两岸的新闻交流通通是因为人民需要,一切都是人民需要出发,民意一直走在前头,有那么多的新闻事件发生,才有我们新闻记者必须去亲历采访。
在这样一个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从两岸交流,民众交流的需要出发,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推动着两岸新闻的交流一直在往前进。我觉得目前这个情况,以及过去所走过15年来的情况一直是这样,人民走在前面,我们新闻就必须去充当两岸人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必须去充当两岸交流的推动力。
郭伟峰 : 黄肇松在台湾,我想应该是名列第一接待大陆的新闻代表团,接待大陆的记者。好像肇松说,15年接待将近200个团,所以我想他的感受也是很深的,所以请肇松再谈谈。
黄肇松 : 15年来接待大陆各省、各市,还有各个领域的记者团,将近两百个,喝了不少高粱酒,但是我今天没喝酒,所以比较清醒。
他们两位我都同意,伟峰提到两岸新闻交流这15年来步履并不轻松;丽青也提到她惊险的当时采访的情景。破冰之旅不容易,我个人对于这15年来的交流感觉是艰困的,但是我还是保持着一个积极乐观的看法,我先来掉书袋,先引述苏东坡为别人提的字,叫《春江晚景》的一首诗,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楼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易上时”。
“春江水暖鸭先知”,它是反映这个温度的,它也是先行者。我觉得1990年代初,因为有伟峰跟范小姐到台湾的破冰之旅,开启了一个新闻交流,同时也相当程度反映,虽然在1990年代初期两岸各有各的问题,但是因为有这样的破冰之旅,相当程度反映那个时期的两岸关系是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所以才有杨尚昆先生接受我们访问,也才有你们到台湾来做破冰之旅,这个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也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破冰之旅,也才有1992年的午夜,我在台湾接待第一个大陆的记者团,有18位到台湾来访问。换句话说,开始的不容易,但是开始之后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开启之后是关不掉的。尽管1994年经过“千岛湖事件”,也经过以后一连串政治的发展,两岸关系起伏,但是新闻交流在艰困中持续推动,包括丽青刚刚提到的,不管是以后的专题采访,最后最终也要走上驻点采访,甚至台湾在大陆的驻点采访还不断的增加名额、单位,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发展对于两岸整体,不单只是新闻交流业,新闻交流辐射到其他的商业、学术界,是个好事情,是辛苦,但如果不这么辛苦,不走过这一段的话,两岸关系会更辛苦。所以我愿意为所有在这个阶段为从事两岸新闻交流的媒体朋友,称赞他们,嘉许他们,也期待这条路要继续走下去。
郭伟峰 : 请俞雨霖来发表感想。
俞雨霖 : 我很同意刚才黄肇松先生所提到的,事实上两岸新闻交流,他当然有苦,也有乐。但是我一再的强调,就两岸新闻交流来看两岸关系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历史虽然有很多的偶然性,促成了两岸新闻交流,但是它也有很多的必然性,会继续透过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更往前的发展。我可以以新闻交流来举一些例子,就像“闽狮渔事件”,15年前,1991年8月12号,“闽狮渔事件”促成了范丽青跟郭伟峰到台湾来采访,踏出了第一步的两岸新闻交流。
透过这个交流,至少台湾的民众可以感受到,如果比较夸张的说,就是让台湾的一般民众,或者绝大多数的民众感受到有一点如沐春风的对大陆记者的感觉,可能也不是“大熊猫”了,蛮珍惜的,非常的珍惜。透过这样第一步的踏入,接下来不论是大陆的媒体参访团,还有两岸媒体主办的研讨会,甚至于包括台湾媒体透过这样的一个势头,然后进行对于大陆的新闻,或者是现况更大规模的报道,它产生了一个很正面的意义,就是它让台湾的读者能够在两岸相隔40多年之后,更多的,而且更公开的接受台湾媒体对于大陆新闻的报道,更全面的,而且内容更充实的报道,能够使台湾的民众对大陆有更多更真实的瞭解。
接下来透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继续走向的第二步,就是从媒体所谓的专题采访,一直到2000年开始的,尤其是大陆媒体到台湾驻点的活动,在这儿我又要提到一次,大陆媒体到台湾的驻点是继1991年8月12号之后第二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我想透过一个小小的内幕讯息,这个阶段即使包括在大陆,或者在台湾的,绝大多数的人,甚至于可能我们黄肇松先生,甚至于主持人郭伟峰先生可能也还不是很清楚的,这是我第一次很详细的诠释,事实上这真的是一个偶然性,但是我们说它发展到今天也是一个必然性。实际上这件事情跟我和范丽青有关系的,而且我说的更直接一点,简洁一点,两岸的驻点采访能够成功,它的源头事实上是范丽青小姐提出来的一个构想,这个构想最早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知道从“千岛湖事件”之后,应该是1994年“千岛湖事件”之后,两岸关系趋于紧张,新闻交流、文化交流中断,我们94年之后已经延后5年时间了,两岸这方面工作一直没有办法突破。那时候范丽青小姐在新华社当高级记者,负责港台方面的新闻工作,她就有想法,既然两岸又重新中断了这么久的新闻方面的交流,她想能够有机会能够再到台湾进行一个专题采访。
当时她其实想法是很直观的,就是很简单的,就是希望在两岸新闻交流再有一些作为,能够为两岸的关系,就是刚才我们黄肇松先生提到的“春江水花暖先知”,新闻工作必须要有带头的这一步来做。结果当她跟我谈到这个构想的时候,我觉得既然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在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话,要有一个更积极的态度,而且也得到黄肇松先生支持,就提出来,好,我们来做一个专题采访。
当时是15天的采访,我们就向台湾的“陆委会”提出这个构想,我们等了很久,那时候是8月份,到9月份还没有回话,到快要10月份的时候,突然台湾的主管部门就跟我们提到,现在我们暂时不批专题采访,我们有一个新的构想,希望来推动驻点采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立刻跟范丽青协调,那我们专题采访就暂停了,我们准备转向驻点采访。
范丽青 : 其实这个偶然也都是基于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初一个是民众大量的交流已经越来越密切了,包括经贸交流、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更不用说亲友这些探亲访问跟观光了,这是一个时代的大背景。
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两岸当时因为由于“台独”的一些,包括李登辉的一些言行做法,引起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在这样一个紧张状况下,其实两岸老百姓都很不安,都非常希望寻找到一个能够缓和两岸关系的这样一个机会。当时台湾因为政党轮替,民进党当局刚刚上台,他们其实也感受到了岛内的政治气氛跟两岸关系的政治气氛的紧张,对于民进党政权来讲也是不利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面,他们也想找到一个在大陆政策上有所开放,能够缓和两岸关系的这样一个措施或者手段。所以这样的偶然性就出现了,我觉得它还是基于必然。当时俞雨霖先生写了一篇评论,我记得非常清楚,他题目就叫《蹉跎了十年,才迈出了一步》,的的确确从我们入岛采访,一直到我第一次能够去驻点,确确实实十年过去了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两岸的新闻交流我觉得是走过了几个方面的阶段。
一个,实现了双向的采访。另一个,实现了两岸双向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双向交流,现在又渐渐进入了一些合作,尤其是去年连宋访大陆期间,两岸的媒体人进行了非常多的合作,我觉得这都是一个新的趋势,也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趋势。
郭伟峰 : 各位都谈到这15年的一些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突破,特别是驻点采访。按照我个人的分析和感觉,我觉得2001年大陆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确实又是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新的一页。从2001年以后,两岸的新闻交流与合作不管有多难,有多少问题,它还是进入了一个发展期。
“闽狮渔事件”我和范丽青到台湾去采访,我觉得打开了两岸双向的一个“接触期”,按照刚才各位的归纳和分析,可能就是打开了一个“接触期”,这个维持到1995年。紧跟着俞雨霖说的“千岛湖事件”之后是两岸的新闻交流进入一种磨合期,在政策上,在法规上都在磨合,尽管问题很多,步伐不大,但是两岸的有关部门都磨出政策来了,大陆当时关于怎么接待台湾记者采访,台湾记者在大陆采访的规定,都是当时在这个磨合期里头出来的。
所以下一步我想,今后更大的一个发展就是合作期了,难度很大,但是我觉得前景还是很好的。在这么一个15年,几个阶段走下去之后,我想我们在座的几位对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有什么想法,刚刚已经提到,两岸新闻交流不是单独的一种交流,它是走在两岸关系前面的,对两岸关系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刚才黄肇松先生已经谈到过,《中国时报》跟北京的中新社通过新闻交流,开启了两岸经贸高层的人士往来的交流,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我想在此先请肇松谈谈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的作用。
黄肇松 : 为什么两岸新闻需要交流?我记得前两天我刚到北京来的时候,和范小姐闲谈,我们也谈到“千岛湖”,我说“千岛湖”1994年3月的“千岛湖事件”,在两岸关系是悲剧性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对台湾民众影响也很大。但就因为大陆让台湾的记者几乎是不限量的来浙江千岛湖采访这个新闻,大陆的记者也大量的参加这个采访工作,让真相能够让那个“绑匪事件”在最短的时间内真相大白。相当程度的也挽救了两岸关系的恶化,其他像各位刚刚提到的,也有两位到台湾去的“闽狮渔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的事件,都是在新闻能够先行,或者新闻能够参与,新闻能够忠实报道的情况之下,让事件的真相尽快的明朗。
加上这些年,我刚刚提到我们在俞雨霖同志的策划之下,我们到各省去做访问,帮助台湾民众有机会瞭解各省的发展。我们这些年《中国时报》派到大陆来采访的记者,15年来人次,俞雨霖?大概超过三千人次?
俞雨霖 : 差不多。
黄肇松 : 提供了大量的咨询,促进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瞭解,这个瞭解不是单方面的,他是全方面的,从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所以它的作用很大。
范丽青 : 其实两岸新闻交流并不光是咱们在座几个人,包括几个单位的努力,其实两岸的很多单位都参与其中,而且都努力的来推动。作为大陆咱们也应该提到,从政府方面,国台办方面他们也做了非常多的推动工作。
我记得早在1996年底就已经开放了让台湾媒体来大陆驻点,在更早以前就开始组织两岸记者联合采访,包括第一次的联合采访好像是在92年,组织台湾媒体记者到大陆,跟大陆媒体记者一起采访长江之行。当时很多参与其中的记者都非常激动,因为长江在两岸人的心目中都是非常神圣的地方,促进了很多台湾媒体朋友,一个是对于多年不见,或者从来不见的大好河山的亲自游历。另一个方面,也促进了两岸记者之间更深入的一些瞭解。
一直到最近,前两年,大陆主管部门还主动的把台湾媒体的记者驻点的时间再次放宽,而且在一些交流方面采取更多的手段来促进。
另一个方面,台湾的很多媒体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事情,包括当时的《联合报》,还有当时的几家电视台,像中视、华视都非常的积极主动的来促进。到去年年底,东森电视的卢秀芳,我想在两岸都是家喻户晓,这都是两岸共同走出来一个非常良性的,一个很好的局面。在此我要借这个机会感谢所有推动新闻交流的人,只有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才能使两岸新闻的交流,以及新闻的发展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前景。
郭伟峰 : 俞先生你还有补充吗?
俞雨霖 : 其实我想要讲一个数字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事实上两岸新闻交流,虽然过去15年来,大家都很努力的在推动,但是事实上是远远不够的。很简单讲一个数字,现在大家都说两岸民间往来非常密切,理论上应该是瞭解都很深刻了,这个数字会告诉你们,其实还是不太瞭解的。
台湾现在人口是2300万人,根据台湾相关部门的统计,虽然大陆方面统计每一年大概有400万人次左右,甚至于超过,到大陆来参观访问、观光、经商、探亲等等,事实上真正台湾2300万人中,踏入大陆这块土地的人,不是人次,是个人,大概是300万到400万之间而已,还有将近2000万人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到过大陆。在这点来说,事实上给我们两岸的新闻媒体有一个很重大的一个启示,或者说一个压力,就是新闻媒体本身对于相关新闻的报道,增加瞭解,减少两岸民众之间的误解,或者是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事实上他还是有很沉重的责任的。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还没有到我们能够松一口气的时候,我觉得媒体在这方面如果能够更努力,用更多的资源或者是精力去投入它的话,可能对于两岸关系未来长远方面来看的话,更深度来看的话,能够有更多的促进作用,当然这不只是我们在座4个人的责任,还有更多的人可以好好深思这个问题。
郭伟峰 : 两岸新闻双向交流它对两岸关系的作用是很特殊的,也是很巨大的。两岸新闻交流它不单是在文化、经济各方面,它都有一个很大的引导和推动的作用,我个人的体会,我总觉得新闻交流表面看起来是个信息的交流,大家通过新闻信息互相认识对方,所以记者又是两岸的眼睛。
但是你看的不仅仅是表面,看的越多,看的越深,就要看到心灵深处去。我觉得两岸现在还没到,还要推动长期艰苦非常努力的沟通、交流,才可能对两岸关系产生这么样的一个作用,就是思想力的作用,产生一种共识,怎么来解决两岸的问题?怎么来处理两岸关系和发展?这个时候思想力就出来了。
所以我想两岸所有的传媒人都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话题。肇松到北京来,我们接飞机的时候,他说回忆15年很激动,希望再有一个15年,就是两岸新闻交流的未来和发展。还得请肇松说一下。
黄肇松 : 是真的蛮激动的,尤其见到几位老朋友,当然我也完全赞成刚才大家的分析,包括我个人觉得两岸新闻交流,他不应该只是来采访,像“千岛湖”或者“闽狮渔”,这都是悲剧,都是交往里面的一些个案,是悲剧。两岸新闻交流不应该是悲剧,“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暖花开的时候,开启了一个新景象。两岸的新闻交流,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健康的环境里头,互信的基础上来持续的扮演一个触媒跟桥梁的角色,来促进两岸人民瞭解,让悲剧减少,互信跟瞭解增加,所以我有几点小建议。
第一点,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知,就是我们新闻采访,像各种事件就是事实报道,新闻界可以不必存在政治上的一些论辩,它应该是事实的报道,我对两岸媒体工作的年轻朋友有一些建议。
第一,譬如以大陆的媒体朋友来讲,大陆在土地、人口、军事、科技,尤其太空科技处于一个占优势的地位,是不是可以多体会一些台湾是不是比较弱小,担心被打压的处境,这是第一点。
第二,包括驻点的记者多报道更贴近民生面的新闻,比如现在大陆的旅客要到台湾去了,多报道一些台湾的旅游设施,甚至台湾的钱怎么用,币值之类的。
而在台湾的记者虽然有很多改进,但是除了报道北京重要的政策以外,怎么样深入瞭解大陆基层民众的看法跟想法,大陆跟台湾它有不同的特殊面,用台湾的眼光来要求大陆,这也是不切实际的,这个就是所谓的求同存异。
我也呼应刚刚俞雨霖谈到的,台湾记者在关心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像观光、直航、学历认证、贸易付费、三通等等要持续报道,严守当严。当然进一步我们希望两岸的主管机构能够在新闻采访的正常化,这点可能台湾还要做更多的努力,因为大陆对台湾记者采访限制不多,台湾限制比较多,要多开放,让两岸新闻交流真正走上专业化,甚至民间化,让交流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接下来应该是互设新闻办事处,因为你们两位是破冰团,后来采访团,他们大陆的记者自己讲叫做采访团,现在的驻点有点儿像出差团,以后应该变成是长期的,因为只有长期的累积才能真正帮大陆的朋友,或者台湾的朋友,真正瞭解彼此的实际的状况。
最后如果能走上合作,互相发行期刊、杂志,报纸,或者电子媒体落地,更走上进一步怎么样创造一个全世界重要的华人传媒的市场,这就更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刚刚主持人提到,我期望未来15年两岸的新闻交流加大力度,但是可能我的期望是未来50年,但是在未来两岸交流,我想我也不会歇息。
范丽青 : 我希望不要等到15年了,我们希望更快。
郭伟峰 : 我们先请俞雨霖发表感言。
俞雨霖 : 我在《中国时报》曾经获得报道大陆新闻18年的时间,任同一个职位太长时间了。但我个人认为,当然台湾媒体受限于版面,记者的专业能力,他在报道大陆新闻方面有时候会有一些偏向,所以我是这么认为,不管是对未来台湾媒体记者到大陆来采访,或者大陆媒体到台湾来采访,我觉得大家要有一个认识,就是我们要报道一个真实的新闻,真实的现象,然后深度的报道,而不要因为政治上的,或者是其他的意识形态的因素,而干扰到你的报道,也就是一个真实的,我们简单的说对台湾媒体记者来说,报道一个真实的大陆当前的发展,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而且是深度的报道,我想才能够真正让台湾民众瞭解大陆的真实想法,也才能真正的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郭伟峰 : 谢谢。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请范丽青展望未来。
范丽青 : 我今天做客新浪,我还是代表我的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因为说到做台湾新闻的经历,我恐怕也是元老了,我做了23年的台湾新闻。
黄肇松 : 很年轻的元老。
范丽青 : 我自己对这段经历我是非常自豪的,因为我是从看台湾报纸做台湾新闻,一直做岛内采访,整个从台湾的各个方面,上山下海的,我基本上都跑过了。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深深的知道一个记者一定要到第一线去采访,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一个记者他要深入的报道一个地方,他最好能够在当地扎下来,能够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这样他才有可能真正的瞭解这个地方,这是我的亲身经验。
所以我觉得我们从第一次入岛去采访,到后来第一次去驻点,当然现在驻点有反复了,我们新华社跟《人民日报》从2005年就被台湾方面停止驻点,到现在也没有恢复。所以我希望这一步的台阶,这个政治干扰还是要减少,这个台阶能够尽早的跨过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实现我们两岸媒体互设记者站,我们能够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媒体是各有立场,没有错,但是记者他参与当地生活以后,他能够更客观的瞭解这个当地的社会现象,更加的深入的报道两岸人民真正的想法跟生活的状况,也就能够更好的促进两岸进一步的瞭解,而且也能够进一步帮助人民熟悉两岸。另外一个,哪里有民意,哪里就有市场,其实也能帮助两岸媒体自身的发展。
我记得我们当年去的时候,《中国时报》全文刊登我们的消息,几个版,一下报份就涨上去了。我们现在也一样,大陆的媒体都非常需要台湾新闻。我在新华社的时候,我们发的重要消息一篇几百家报纸在用,那种感觉非常好。还有很多报纸需要专稿,台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从台湾的好人好事,台湾怎么救灾,台湾的义工怎么做事情,还有台湾地震以后的情况怎么样,我们都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还有两岸交流的时况,比如佛指舍利去台湾的情况,我们的报道采用率都非常的高,所以说明两岸新闻交流它不仅前景非常广阔,而且是我们确实需要下全力来推动的一个事业。
郭伟峰 : 谢谢。时间太短,遗憾太多,没法深入的探讨,而且网友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也无法在此一一答复,表示道歉。所以我希望今后最好不要15年,再过5年,我们能够在新浪网,在中国台湾网,在中国新闻评论网的聊天室再聚,那个时候我们希望两岸关系能够到达感知、感悟、感动的这么一个阶段。
谢谢大家,谢谢网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