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1月25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期间,美国媒体对中印、中巴的民用核能合作尤为感兴趣。有关中国打核能牌,在南亚扩展影响力的说法甚嚣尘上。然而,美国的这些担忧只不过是“中国威胁论”的某种变体。
中国帮巴建了两个核电站
世界新闻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结束了对印度的访问,将从23日起对巴基斯坦展开为期4天的访问。这几天,有关巴中民用核能合作问题,成了巴基斯坦媒体讨论的热点。巴基斯坦《新闻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称,在胡主席访问期间,巴方希望就民用核能合作与中方达成协议。文章说,这个项目对巴基斯坦和中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目前,巴基斯坦在其中部城镇米扬瓦力,拥有一座中巴合作建设的30万千瓦核电站。2005年4月,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帮助下,在该核电站旁边开始建设另外一座3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恰希玛二期。
近年来,巴基斯坦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但是,日益紧张的能源供应成为遏制该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巴80℅的能源消耗依靠石油,其中2/3需要依赖国外进口。在目前国际原油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扩大民用核能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成为巴基斯坦的一个现实选择。
核能合作加深中印关系
民用核能对于面临能源瓶颈的印度来说,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胡主席访印前,印度官员和当地媒体,普遍对中印两国开展核能合作表示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印度国防部长慕克吉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印度愿意与中国讨论民用核能合作的问题。《印度教徒报》指出,印中之间开展民用核技术合作,将方便印度从中国获得较为先进的核技术,提升印度的核能发展水准。
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德里同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会谈后,中印两国共同发表了《联合宣言》,宣言称,双方同意在遵循各自国际承诺的同时,促进在核能领域的合作。有印度媒体评论说,印中核能合作,标志着印中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美专家担忧“安全”问题
针对中印、中巴开展民用核能合作问题,美国方面表现出格外的关注。早在胡主席访问印巴之前,美国媒体有关中国有意与印巴这两个南亚国家开展核能合作的消息,就频频见诸报端,从论调上看,对中国的警惕心理尤为明显。
《波士顿环球报》披露了中印核能合作的一些所谓的细节,称中印有关核能合作的协定,将鼓励两国进行技术交流和设备购买。
一些美国议员和国际问题专家也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认为如果中印达成核能合作协议,将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之争,又多了一个崭新的角逐平台。不少专家认为,中国与印巴开展核能合作,是针对美印核能合作采取的“反制措施”,未来中美两国在争夺南亚影响力方面将打出新的“核能牌”。
还有美国专家对中巴开展民用核能合作表示出了一定的“安全”担忧。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列维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是不负责任的。中国还没有想出如何将核不扩散纳入其战略政策中。”列维的依据是,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些最初的核科技,并且继续提供帮助。同时,中国也在1998年巴基斯坦测试核武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专家科尚甚至无理指责,美中先后向南亚国家提供核能技术,将导致国际核查和防扩散机制“陷入混乱”。
核能合作有利于地区均衡
针对美国的忧虑,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敏谦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与印巴进行民用核能合作,是一种和平行为,符合三方各自的利益。
从印度方面来讲,虽然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协定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但印度并不想与美国走得太近。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发展已比较成熟,印度与中国加强核能合作,既可以加深两国互信,拓展合作领域,又避免把鸡蛋放到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中国的核技术比巴基斯坦先进,与中国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有利于巴基斯坦自身的核能建设,同时也填补了美国对印度政策倾斜造成的地区力量失衡。
张敏谦指出,中国与印巴双方开展核能合作,既是出于中国一贯的睦邻友好、平等互利政策,同时也使印巴双方在力量上能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是中国“和谐外交”的重要考虑。
至于美国认为中国与巴基斯坦进行核能合作,有可能使巴基斯坦与某些“危险国家”进行核走私,破坏地区稳定的说法,张敏谦认为,美国的这种指责并没有充分的证据。美国只允许自己与印度开展核能合作,而对中国的做法说三道四,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的戒备心理。这仍然是“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