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猎杀”中国概念股渐趋产业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6-13 16:25:34


  调查、破发、停牌,美国资本市场的做空机制,正在像一只无形的手将中国企业创造的巨额财富掠夺而去。这是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的史无前例的滑铁卢。

  投行、会计师、律师、财务顾问公司,这些曾经在中国企业IPO盛宴中大块朵颐的分享者,如今,在美国做空潮中又有了新的机会。一条隐秘的利益链条在美国“做空”的阳光之下,一方面成就着这一自由市场的监管力量,另一方面,正在对中国企业造成巨大威慑。

做空产业链

  “美国证监会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调查的背景,加上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正好卡上了对冲基金做空的标准。”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丁旭律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2011年初,美国证监会基于潜在的财务欺诈问题划定340家中国企业进入调查范围,这无疑给做空的研究机构提供了一个名单,市场的研究机构如浑水公司(Muddy Water)开始针对这些企业,抛出带有负面意味的研究报告。

  这些报告引发了市场的看空潮,对冲基金乘虚而入,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大跌赚取超额回报。当然,利益的盛宴绝非到此停止,在对冲基金做空中遭遇损失的投资人下一步就会委托律师进行代表诉讼,要求赔偿。

  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圣弗朗西斯科办公室合伙人Matthew Close告诉记者:“在美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上,有一类律师专门跟随这种做空的力量去打集体诉讼的官司,被称为证券原告律师,一旦有哪家企业遭遇了此类诉讼,与这家企业特质类似的一群企业就成为这些律师的关注对象。”

  专业人士就曾预言,即使目前中国公司股价暴跌,无人提起诉讼,但18个月之后就可能面临诉讼了,因为《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有不同的追诉期,一般2~5年。除了联邦法的追诉,有的州的地方法也有5~6年不等的追诉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