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出联合通知,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 |
物流业“国八条”出台还不到一周,6月14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召开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电视电话会宣布,6月20日起,用一年左右时间,全面清理公路超期收费、通行费收费标准偏高等违规及不合理收费,坚决撤销收费期满的收费项目,取消间距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点),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
其实,公路“三乱”已不是新问题,为了治理乱设站卡、乱收费、乱罚款,国家相应的政策已经出台很多,清理运动也搞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未能遏止“三乱”猖獗之势。然而,这一次,情形将有所不同。
“‘十二五’将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公路政策,使公路回归公益属性,促进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在会上的发言标题,让人们看到了根治公路“三乱”的希望。
公路物流成本是物价上涨助推器
今年以来,多地蔬菜产地价格持续下跌,但城市居民餐桌上的菜价却持续上涨。这种背离供求关系的怪圈,迫使我们不得不开始对物流成本的思考,而这背后,自然少不了对公路“三乱”顽疾的讨伐。
房地产业曾经被认为是暴利的赚取者,但现实生活中,高速公路却是最赚钱的行业。有媒体称,全国每年的公路罚款可能高达4000亿元。而2010年19家上市路桥公司年报显示,净利润最高的达59.66%,最不济的也有19.87%。而房地产业中盈利能力最高的万科,净利润率不过14.36%。就连“不差钱”的银行业,净利润最高的中国银行(3.12,-0.02,-0.64%)也不到40%。有网友戏称,高速公路俨然已经成了印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