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有一种姿态比建“黑名单”更优雅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1:53:58


  对媒体记者建黑名单,这样的举措肯定会将卫生部置于舆论漩涡中,使之成为民众的炮轰对象。冷静一些看,“黑名单”是有前提的,即“误导公众传播错误信息”。至于某些媒体为何会“传播错误的食品安全信息误导公众”,在卫生部官员的认识里,“大多数问题出在了沟通不充分,并非有意传播错误知识,但有个别媒体就是有意的,就是为了新闻性。这和当前整个媒体环境有关系。”

  先不论卫生部官员的分析是否准确,可以肯定的是,媒体在食品安全的报道方面确实存在误导过公众的事件。远的如2007年3月媒体报道的“毒香蕉”事件。当时,媒体使用了“蕉癌”、“灭绝”和“致命”等词语,给民众带来恐慌,南方各地的香蕉纷纷滞销,海南蕉农每天损失1700多万元。而事实上,所谓“毒香蕉”只是一种由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学界称之为“巴拿马病”,香蕉“巴拿马病”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报道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近的例子如最近的“毒菊花”事件,有媒体报道称“每年200吨毒菊花入市”,这后来被证明夸大了事实,而且被硫磺熏过的菊花多是用来泡脚,而并非如报道中所称的泡茶。

  食品安全不仅事关民众切身健康,而且关乎产品市场走向,所以媒体在报道时必须科学客观,必须把握好分寸,尽量避免出现“误导公众”的情况发生。但卫生部“拟对个别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建黑名单”的做法,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媒体不仅仅是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承担者,更应该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者、批评者,媒体不是监管部门的“卫道士”,而是民众食品安全健康的“看门狗”。尽管有媒体由于各种原因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时存在某些误导公众的情形,但误导公众的“诱因”,是因为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出了问题。政府管理工作出了问题,却抓住媒体的失实报道不放,甚至还要建“黑名单”,这多少有些本末倒置。

  建黑名单,还很容易激起民间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对立情绪,无助于打造“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在食品卫生安全报道方面,如果媒体报道的信息不够准确,卫生部等政府部门出来辟谣澄清就好。现在的问题是,鉴于一定程度上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卫生部等监管部门的辟谣信息反而常常不容易被民众采信。民众若是能坚定地相信政府监管部门的辟谣,那些不实报道哪里还有市场呢?何况,卫生部官员也承认,误导公众的信息出现,也与卫生部和媒体沟通不够大有关系。

  既然如此,卫生部就应该明白,打造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一方面要努力锤炼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媒体沟通,及时披露真实信息,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才能真为民众健康利益保驾护航。良性互动,总比“建黑名单”这样的对抗姿态优雅且有效得多。(时间:6月16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