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在埃及开罗解放广场,示威民众抬着一位伤者。当日凌晨,埃及开罗解放广场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已造成多人受伤。 |
埃及首都开罗爆发的冲突至29日持续了近两天,造成至少千人受伤。自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以来,乱象持续发生。派别纠纷和暴力冲突,使动荡国家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水域”。埃及这场穆巴拉克政府下台后最严重的冲突,激起不安全、不稳定的新风波。
表面看,埃及行政法院下令解散仍由原执政党成员把持的全国各地方政府委员会,可能是导致事端骤起的原因。实质上,直接的导火索背后,是动荡地区共有的对立、混乱带给国家前途的威胁。
西亚北非之“乱”,并未带来预期的“治”。今年1月,埃及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抗议,导致穆巴拉克政府下台,人们普遍期待秩序、稳定和发展会接踵而至。但5月开罗郊区就发生穆斯林与科普特基督徒间严重冲突,造成12人丧生、百多人受伤。埃及伊斯兰教领袖戈马当时警告说,埃及“有可能陷于内战之中”。
埃及连续发生的冲突,只是动荡地区深层问题的“冰山一角”,“未知水域”更多暗流潜伏涌动。在“最早倒下的动荡骨牌”突尼斯,分歧已在沿海地区世俗化势力和内陆传统宗教派别间显现,不稳定因素一直存在。突前内政部长拉杰希声称,长期主导政界的沿海精英绝对不会接受伊斯兰政党的选举胜利,如果后者赢得7月大选,前政府官员会准备发起“军事政变”。突尼斯首都等地5月上旬再次发生示威以及暴力和抢劫,突尼斯一度为此实施宵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