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炫富数月也没有引起公众注意,但其认证信息修改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后,很快引爆眼球,公众发动网络特有的力量,像剥洋葱一样将郭美美一层层地剥出原形来。这说明网民越来越理性成熟,能分清公私之别,懂得何事何处应该干预。
其实,公众敏感于郭美美事件是由来有因的,除了红十字会的特殊身份外,至少与前些时的一件事情有关,那就是2011年4月,网帖称上海卢湾红十字会一顿饭花近万元。对此胡吃海喝,上海市红十字会责成卢湾区红十字会对超接待标准费用个人承担,超标款项现已追回,并通报铺张浪费现象。此事的处理定性相当模糊,信息公开也不全面,草草收场,无法让人信服。
这次,郭美美事件让红十字会陷入舆论漩涡不得抽身,也仍然是对事件定性模糊,信息不全所致。公众非常关心中国红十字会下属的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与天略集团之间的相关合作,以及财务往来情况。只要中国红十字会如实公布真实信息,让公众有据可查,完全可以掌握主动,挽救信任危机。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中国红十字会没有公开包括财务在内的重要信息,却又在声明中说“一方面欢迎监督、一方面要求公众避免传播不实信息”。自己不能拿出真实信息,如何能消灭“不实信息”?
在红十字会的官方网站,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最新的、最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是2007年的报告,就是这样一份报告,只有收入来源和比例,没有关于募捐成本、财务支出去向的详细说明。这真让人怀疑,中国红十字会专业水平太低,还是有什么隐情无法公布细节?无论如何,讳莫如深只能让中国红十字会面临信任危机,让中国慈善事业面临信任危机。这信任危机,更会动摇中国慈善事业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