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曝光假洋品牌不能全靠媒体
http://www.CRNTT.com   2011-07-15 21:03:02


7月14日在杭州拍摄的达芬奇家居门面。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国内知名高端家具品牌达芬奇涉嫌产地造假。该品牌旗下部分家具,由东莞长丰家具公司贴牌生产,然后从深圳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国内。一番“远洋旅行”之后,这些家具摇身一变成为“100%意大利原装”、“国际超级品牌”。一张在东莞用普通木材生产的3万元双人床,在达芬奇专卖店的标价高达30余万。

  这是继欧典地板之后,家具行业再次爆出的“假洋品牌”丑闻。在此之前,我们已经陆续知道,施恩、澳优等“洋奶粉”仅在国内有售,“英国品牌”杰士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汉公司,“源自美国”的阿诗丹顿热水器和“意大利时装品牌”卡尔丹顿都是土生土长的国产货……“假洋品牌”乱象,早已渗透到乳品、服装、体育用品、家装建材等多个领域。

  这些“假洋品牌”分属不同领域,但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大都是媒体根据网友爆料或读者举报展开调查,进而逐渐将“画皮”揭开的。媒体成为“假洋品牌杀手”,这固然体现了舆论监督的神奇力量,我们乐见更多的有道义心和责任感的媒体能参与打假。但是,媒体的监督功能被无限放大,相关职能部门退居次席,恰恰是当前监管机制失灵的有力例证。

  必须明确,虽然媒体监督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多数“假洋品牌”都因为媒体报道遭受了致命打击,但媒体曝光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一方面,媒体只能关注个案,无法监督所有商品,顶多顺藤摸瓜牵出一两个相关产品;另一方面,媒体不是执法部门,囿于资源和视野的限制,一些调查取证工作难以畅通无阻地深度推进;除此之外,有些非常隐蔽的质量问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背景才能揭示,一般的媒体记者可能难以胜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