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19时40分,北京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在丰台区友联时代网吧将犯罪嫌疑人石柏魁抓获归案,历时58小时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斋宫诚肃殿展品被盗案。 |
7月4日发生的一级珍品文物损坏事件,直到7月30日被网友微博曝光,故宫不仅未向社会公众通报,甚至都没有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报告此事。不仅如此,网友微博曝光后,记者致电采访,故宫方面还装模作样地回应“是否属实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了解”,好像这件事才刚发生,或者根本就是一件小事故,故宫内部尚需“抓紧进行了解”。更诡异的是,网友微博曝光时距离事件发生正好26天,而故宫证实此事时也恰好“经过26日的调查认证”,给人一个错觉,好像故宫一弄清事件原因,就立即对外公布了,并不存在任何隐瞒。
可是不难想象,倘若没有网友曝光,故宫这起“文物门”至少到目前为止,肯定还是隐瞒得好好的。如此国宝级珍品文物被损坏,故宫没有权力既不上报也不让公众知晓,这不仅违反了文物保护法规,更是对公众知情权一而再、再而三地傲慢无视。与故宫对文物损坏事故的刻意隐瞒相比,“事故发生后故宫立即成立调查组彻查事故”的这一套说辞,简直让人作呕。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堪称国宝,但是损坏了却可以秘不外宣,只在被曝光之后,才无奈予以证实这对故宫来说,几乎就是一种傲慢的惯例。比如此前的“会所门”,故宫不惜撒一百个谎来圆一个谎,坚称“不存在也不可能”;然后又用“解雇门”来给“会所门”收场因故宫宫廷文化发展公司怀疑是内部人泄密而开除了所有员工。这一次的“文物门”,消息源据称来自一位业内专家,故宫大概又得好好清理自己的文物专家队伍了。
“盗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解雇门”、“文物门”,多少“门”也未能改变故宫的傲慢,特别是对民意的藐视。倘若此前的任何一“门”能被故宫有所警醒,“文物门”也不至于对外隐瞒长达一个月,直到网友微博曝光才被动证实。
说实话,将那么多的国宝交给这样一个傲慢不思悔改的机构管理,公众实在是有些不放心。既然再多的“门”事件都不能让故宫自我实现反省改良,上级监管部门也许该在制度和管理上给故宫动动手术刀了。(时间:8月1日 来源:深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