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美国驻华大使仕途路线图
http://www.CRNTT.com   2011-08-02 16:53:49


  6月,初夏时节,一位带有浓重“中国色彩”的美国人将开始扮演属于他的角色: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

  骆家辉,这位有着中国面容的现任美国商务部长,并没有像当年的司徒雷登大使那样宣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而是直言不讳:“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自豪,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百的美国人。”

  从司徒雷登到骆家辉,从燕大校长到内阁部长,14位美国驻华大使(包括三位驻华联络处主任)来来去去,以他们的就任、离职和升迁,诠释中美关系的嬗变。

从燕大校长到内阁部长

  1947年7月,马歇尔举荐,司徒雷登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华大使。这项任命首先是基于司徒雷登在中国教育界的崇高声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阵营中都有大批燕大学子。

  司徒雷登属于典型的对华接触派、温和派,这在当时的美国国务院系统中属于极少数派。这似乎决定了他回国后的命运:他先被国务院下了“禁言令”,后又被麦卡锡主义者骚扰。他患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

  这位“最有名的驻华大使”离任后的仕途可谓惨淡:他发表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共产党如何夺取中国》。

  “符号性的人物”司徒雷登于1949年7月离开中国之后,首位继任者再次来到中国要等到24年之后:尼克松访华和毛泽东觥筹交错后,中美于1973年5月互设联络处,联络处主任级别之高,是许多派往一般国家大使所不能比拟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