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家丑不外扬 |
8月10日,故宫承认私吞票款,但否认“封口费”以及4件文物受损。对于近期不断有故宫内部人士向媒体爆料的情况,有故宫工作人员担忧,希望故宫不要再陷进“内斗”的泥潭。一位故宫退休专家称,这样内耗下去也不利于故宫的管理和文物保护。
“内斗”确有内耗,但内耗并非全无必要。“内斗”客观上带来制衡,而制衡可以避免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进而避免带来更大的内耗。故宫内部人士向媒体爆料,可以让公众知晓故宫发生了什么,让故宫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社会的质疑和监督固然会牵涉故宫领导一些精力,带来一些麻烦,可在质疑和监督之下,他们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更加负责地管理故宫和文物。
事实上,故宫还必须要有“内斗”。对于故宫的管理和文物的保护,身为主人的公众并不清楚内情,而故宫也没有及时公开。在无法掌握故宫信息的当下,唯有内斗、内鬼,才能稍稍满足公众对故宫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试想,假如不是网友龙灿的爆料,“瓷器门”就永远是故宫的内部事;假如不是记者深挖“封口费”,故宫私分票款可能长期被蒙在鼓里。
从大的方面看,权力制衡本身就是内斗制度化的结果。在民主设计中,不同的机构和机构内不同的部门,分享权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平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但显然 ,很多单位同故宫一样,并没有认识到“内斗”的意义,反而把内斗当成内耗。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他们习惯了步调一致,习惯了不受监督、不受制衡。可丑闻屡屡从内部爆出的现实告诉公众,一些理应受社会监督的单位,一团和气往往不是公众之福。
所以,对于一个需要受社会监督的单位来讲,领导麻烦是福不是祸。因为领导有麻烦,公众才会少些麻烦;而领导没麻烦,公众就会多些麻烦。故宫因为“内斗”,领导很麻烦,看似影响了故宫的管理和文物的保护,但长远来看,只会促使管理者更好地管理故宫和保护文物。因为“内斗”也是一种监督,而相比内斗带来的内耗,没有内斗的内耗反而会更大。(时间:8月1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