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升乡,新希望实验学校的学生大多居住在周围的简易房里。 |
在近日北京市教委举行的通气会上,海淀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乔键表示,“五证齐全方可申请就读公办校”是针对即将入学的新生。但随后,记者到海淀区东升乡科技站内临时设立的学生分流登记点探访发现,该处正在为因新希望小学被拆而失学的学生,进行最后一天的登记工作。多名前来登记的家长称,分流登记前,仍须向工作人员出示“五证”,不齐全或是不符合要求,均会被拒绝登记。(《新京报》8月17日)
以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为工作底线,确保“一个都不能少”,言犹在耳,但被残酷现实撕得粉碎,没有“五证”,一切都是虚妄之谈,而“五证”对不少农民工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门槛。
“一个都不能少”,也许只是美丽画饼。一项调查显示,一家名为红星小学的打工子弟学校,总共1400余名学生中,只有70余人的家长能办齐“五证”,仅占总数的5%。而一家被关停的打工子弟学校校长透露,仅朝阳区东坝地区被关停的4所学校,学生总数就达到3900多人,委托学校的接收能力肯定不足以完全分流学生。哎,可怜的孩子,哪里才能接纳你们?
打工子弟学校,实际上是平民的自我教育。据专家介绍,平民的自我教育是我国的历史传统,比如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北京盛行平民的自我教育,有补习学校、市立平民学校、学生会平民学校、私立平民学校、贫儿教养机关、地方服务团平民学校、慈善家学校等等。此外还有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他毕生身体力行,开展平民教育活动,以去除底层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