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王勇平远走,带不走反思与追问
http://www.CRNTT.com   2011-08-19 14:07:55


在动车追尾事故发布会上,王勇平介绍事故相关情况。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等几句在“7.23”交通事故后的即兴发言,招致颇多争议。随即有传言称,王勇平的工作已被调整。对此,铁道部新闻处有关负责人予以否认:“他不是事故责任人,也不是救援人员,只是做了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没有问题”。王勇平发布会一事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但出人意料的是,两周后突然爆出王勇平被“发配异国”的消息,如此反覆无常令公众错愕不已。

  作为中国内地最早一批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黄埔一期”毕业生,王勇平担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已近8年,历经了中国铁路从绿皮车到动车、高铁的快速发展,以及部长刘志军落马带来的铁路系统大地震,几乎每次遇到重大铁路事件,王勇平总会及时出面给公众解释和交代。如果没有“7.23”动车追尾事故,抑或出席事故发布会的是其他掌握实权的铁道部高官,或许王勇平还会在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职位上相安无事。但不幸的是,这位资深新闻发言人因情急之下的几句即兴发言,被汹涌的民意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此次王勇平的职务调整,虽然铁道部只强调是“正常的职务变动”,并未给出更加详细的解释,但此事适逢王勇平所创“高铁体”风行网络、引起民愤的特殊时期,难免让人怀疑,这一调整与王勇平新闻发布会中的表现欠妥有关。然而,无论如何,王勇平都不是那起严重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事实上,当遭遇危机的官方机构被舆论已经假定为“有问题”、缺乏公信力时,其新闻发言人无论说什么,都会受到公众质疑乃至炮轰。正如王勇平曾对媒体坦言的,“尽管在新闻发言中可能有不足,但在需要我站出来的时候,我站出来了,而且没有说假话和违心的话。”相比起来,那些躲在王勇平背后、不敢直面公众质疑、对事故负有重大责任的某些官员,才是真正最需要问责的对象。

  在“7.23”动车事故行将满月之际,铁道部更换了新闻发言人,对于王勇平来说,这难免有“因言获罪”之嫌。令人担忧的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其他新闻发言人会不会深刻汲取教训、在各方面更加趋于保守,公众还能从新闻发布会上获知更多的信息吗?更为重要的是,在动车事故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会因为更换新闻发言人就能有所解决吗?我们期待,王勇平的职务调整只是“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对于此次事故铁道部还应进行更深层面的反思。(时间:8月1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