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车主许云鹤因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王老太,被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判赔108606.34元。不少网友直呼这是翻版的“彭宇案”。 |
9月3日上午,武汉市一位88岁的老人在菜场门口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从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许云鹤案”,再到江苏司机“殷红彬案”,扶还是不扶跌倒者,的确成了一个问题。
毋庸讳言,不少人或轻或重地患上了“彭宇案”后遗症,“彭宇案”正在日益严重地成为一些人见死不救、冷漠怯懦的“通行证”。昔日,见死不救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今日,见死不救似乎是“聪明人”代名词。昔日,见死不救会令人感到不安,饱受良知煎熬;今日,见死不救变得理所当然,可以坦然围观。昔日,见死不救者被称为“精神侏儒”;今日,见死不救者反而反过来教育、讥讽、嘲笑“彭宇们”不识时务。
“彭宇案”产生的负面效应,已经迫使人们在救助跌倒者时变得谨慎,但见死不救不能全部归结到“彭宇案”。当我们把“彭宇案”视做见死不救的救命稻草紧紧抓住不放时,也正好在某种层面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道德力量不够强大。
虽然动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手画脚不可取,但是,一个社会要想良性、健康发展,绝不能坐视道德滑坡而不管。不论是为了他人还是为了自己,随同跌倒老人一起跌倒的道德,都必须尽快扶起来,否则,我们早晚一天也会跌倒,不是在马路上,就是在其他事情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