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路就如同爬楼梯,副科、正科、副县、正县……,一阶比一阶高,一层比一层难,大多数公务员这一辈子最多迈出两三步,到退休时能踏上正科或副县这一级就已算是到顶了。当然,一个成熟的干部选拔体系也应该允许有破格存在,让特别优秀者“坐电梯”进步。比如开国大将粟裕22岁时,毛泽东就先后把他放在营长、团长的岗位上锻炼,粟裕23岁当上了师长,25岁担任红四军参谋长,41岁时便担任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指挥40万军队参加淮海战役并建立了卓越功勋。
但在大多数人正汗流浃背爬楼梯的背景下,闫宁“乘电梯”三年升四次,他的履历、政绩被“围观”一下也实属正常。选儿媳女婿都要知根知底,何况是一县之长,谁敢信任一个“来历不明”“履历不清”的父母官?
然而,河北有关部门把闫宁送上“电梯”后,就一下把门关上了,甚至连他的简历都成了机密。如今,馆陶县官方网站不但找不到县长的个人信息,连网上关于“29岁县长”的帖子也被大量删除,要知道,这些迹象往往是传言某某领导被双规时才出现的。
依笔者所见,河北有关方面对闫宁的相关信息遮遮掩掩、故弄玄虚,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闫宁确实是“上头有人”,让他“坐电梯”或许掺有私弊,害怕信息公开后被人肉搜索,误了闫宁的前程;其二,近年关于年轻干部提拔的事例屡屡掀起舆论风波,让干部选拔任用部门“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害怕公开信息后引来舆论炒作甚至误读,干脆捂盖子低调处理。
倘是第一个原因的话,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将闫宁请出“电梯”,莫让一颗“耗子屎”坏了选人用人制度的名声;若是第二个原因,也好办,把相关人员组织起来认真学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尽快把闫宁的信息公开,让人民监督。
温家宝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开展监督和批评”。县长的简历都被锁进柜子里成为机密了,人民如何监督?在这方面,邯郸市、馆陶县的相关部门应该向“邻居”北京好好学学。
今年初,北京市委组织部发布了《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办法(试行)》,“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后,尤其是最近三年,做过什么?有哪些政绩?办过哪些实事?”等等信息都将出现在局级等北京市管干部的任前“公示通告”中,接受公众监督。今年5月,北京《新东城报》就登载了东城区委组织部拟提拔任用的19位处级干部的姓名、年龄、照片、履历等信息。我们期待其他地方也能跟进,使晒履历、晒政绩成为干部提拔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别再出现“升迁坐电梯、简历成机密”的闹剧了。(时间:9月22日 来源:西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