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馆陶县这位1981年11月22日出生的闫宁县长,在1998年从包村干部做起,而那时他的年龄刚到17岁。包村干部事业编制或者是公务员编制,一人负责当地的行政事务。因为家庭有背景,所以说话办事底气很硬,干得有声有色。
17岁的年纪,恐怕连高中都没毕业,就能有事业编制并能成为国家干部,这份简历确实没法写,而这分明就是一个政治家族才有的特点。而三年四次升迁,更证明了这个政治家族的权力庞大。
说到官员家族化,冯军旗的一部《中县干部》道尽了当今官员的政治家族内幕。书中一位重要领导这样说到:如果我的妹妹在中县工作,那么不用我打招呼,她的工作和提拔,都会处处受到关照,这是几千年来的政治传统。而领导的官职越大,权力越集中,位置越重要,这位领导家族内出的干部也就越多,而这种类似蛛网的家族干部,往往垄断了各主要部门。而家族的联合大多是靠血缘和联姻等聚合一处,这句会对当地的政情产生巨大影响,这就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的政治官吏。
就是这样一个机密的县长,在宣传部那里给的说法是:不要采访了,提拔闫宁是按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其他情况建议去邯郸市委组织部询问。我们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以来,几乎没人能在17岁就破格考上公务员,拥有事业编制,而这个闫县长让我们长了见识。在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简历都要公开,就连中央领导都不能例外,但为什么这位闫县长的简历就是机密。在被泄露出的资料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近亲家族的权力集团的通天和背景的深远。
古人曾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道尽了中国官员的政治传统,官员的家族化已经成了当今中国的特色。对于官员的家族化本无可厚非,西方等发达国家也有很多政治家族,美国的肯尼迪和布什家族就是典型的政治家族,但因为美国的官员是公开竞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能不能上岗就看选民的选票。但在中国的特色国情中,官员的家族化却总能被人握住把柄。因为中国特色体制的官员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老百姓没有最初的选举权,更无从谈起知情权了。
有人说,这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是公权力的家族化,闫县长的升官史折射出中国官场的内幕。闫县长的升迁最具代表性,他从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到副科,用了六年时间,但从副科到正科,从正科到副县,从副县到正县却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是否符合干部政策和《公务员法》有关任职年限的规定?他在乡和旅游开发区任职期间有何突出政绩?民众满意度如何?他对民众作出过什么承诺?最终兑现了多少?他的个性和才华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位闫县长有着非比寻常的家庭背景,才会有非常的提拔速度。但这种飞速的升迁背后,还有多少机密有待我们探索呢?(时间:9月23日 来源:西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