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温州企业“眼镜大王”失踪的警示
http://www.CRNTT.com   2011-09-27 17:08:39


图为一家银行门口张贴打击非法集资的宣传招贴,警示投资者。
  企业生生死死很正常,尤其对于民企而言,倒闭一万家,可能同时又起来了一万零一家。但是,如果企业在某一个时段集中或连续倒闭,则肯定带有不正常的因素。

  目前温州就陷入了这种情况。从今年一季度以来,不断传来温州民企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或清算的消息,其老板则玩“失踪”,丢下自己打拼的企业及员工不管。最新的一例是浙江信泰集团——这个主产眼镜,拥有国内第一个眼镜知名品牌的企业,其老板——被誉为温州眼镜王的胡福林也一样玩起了“失踪”。

  从温州这些倒闭的企业来看,行业很杂,有不锈钢、皮革、门阀、眼镜等。这说明资金紧张的状况无关哪个行业,可能是全局性的。倒闭的形式则是一样的,就是企业的资金出了问题。正因为此,很多人自然联想到目前的宏观调控,不断加码的紧缩政策导致企业从银行等正规渠道贷不到款,于是不得不求助民间借贷市场,陷企业于困境。

  这个背景当无可非议,也是温州民企接二连三出现问题的一个总根源。温州的民间借贷本就很“发达”,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企业更只有靠借贷来度过艰难时日。因为对于中小规模的民企来说,融资的渠道十分狭窄,除了从银行和民间借贷外,几乎没有其他途径。所以,这也就无形中抬高了民间借贷利率。有关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年化利率高达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在暴利诱惑下,相当多企业抽出生产资金,投向民间借贷。这无疑会导致整个市场处于巨大风险中。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