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时:面对大陆软性攻势,台湾总体战略在哪?
http://www.CRNTT.com   2007-05-01 09:10:43


  中评社香港5月1日电/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载社论指出,先是奥运圣火登台生变,接着国共论坛大陆对台湾抛出的最新开放项目,最后再看到执政当局的相关反应,不讳言说,我们的忧虑真的愈来愈深。因为一方面我们见识北京当局对台湾的软性攻势一波接一波,势道也愈来愈绵密;另一方面台湾的执政当局这边除了负面的制式反应外,就只剩下不断的被动接招了。 

  讲得再白一点,目前的态势是,大陆对台湾摆出的姿态是自信满满,这也开放,那也开放,台湾这边作出的回应也几乎都是能挡则挡,这也不准,那也不行。于是从先前的熊猫来不成、陆客赴台观光来不成,奥运圣火来不成,此番开放陆生来台念大学,从此间初步反应看来,看样子多半也是来不成。这种一边放、另一边堵的景况,陷于被动的都是台湾这一边,可能被检讨的也是台湾这一边,这一来一往之间,等于巧妙地将两岸和解破局的责任,都移转到台湾的这一边了。 

  就用送礼做比喻吧!做为送礼的一方,大陆可以选择要送这个还是送那个给台湾,台湾是不是真的有需要倒不是重点。而台湾接受也好,就算全部都不要,对大陆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试问圣火如果确定不绕过台湾,会不会影响奥运的顺利举行?不会嘛!倒是台湾这边已经开始有人焦虑会不会届时连运动员都去不成。同样的,陆生来不成台湾念大学,立即会有很多国家的大学积极争抢着他们去念,真正会急的将是台湾那些已经面临招生不足的大学。 

  社论表示,可以说,这几乎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战略思维。大陆着眼的是全球的公关效应,藉由一系列的对台政策开放,向全球的舆论展示他们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与努力,这一点从全球媒体报导的取向看来,他们确实做到了。而台湾这边呢?很遗憾,所在乎的主要还是内部选举造势的效应,于是面对大陆的开放攻势,我们看到最多的制式反应,除了“说不”之外,就是痛批北京外加痛击蓝军,这种操作模式唯一着眼就是选举动员。就算碰到非选举期间,也会基于独派可能不满考量下选择不作为。当一边积极经营全球视听的声势,一边则只计较内部短线的消费,试问那一边会站在较有利的位置呢? 

  讲实在话,大陆提供给台湾的所谓利多,如开放陆生来台念大学、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增加两岸直航包机城市、增设台胞签注口岸等,几乎大部分都需要两岸相关主管部门的繁复协商后才算成局,未经“协商”就算北京释出再多的利多,也只是停留在“口惠”的阶段。而谁也都知道,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协商”上,只要类似“官方/非官方”、“国际/国内”的定位争执永远理不出头绪,谈什么都是假的,一个技术性的小细节都有可能让正在进行中的协商全面陷入僵局。偏偏这几年,北京当局在核心问题的立场上一步也没让过(台湾参与WHO即是显例),台湾则在两岸定位的立场上,弹性空间越来越少,这种情势发展的态势,预示未来不仅直航遥遥无期,连已经启动协商的开放大陆客观光也面临破局,八字尚没一撇开放陆生来台念大学,就更不必提了。

  相对的,大陆也藉由其快速成长经济环境,向台湾的专业人士全方位的招手。去年的国共论坛已经承认台湾高等院校学历,并允许台湾医生在大陆执业,这回更针对台湾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开放包括十五种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考试,包括经济、会计、翻译、拍卖师、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药师等。还欢迎台湾学生报考大陆民航学校,台湾的机务维修人员可考大陆执照等。要知道,这些开放是不需要台湾相关部门点头的,大陆那边只需片面宣布开放即可。而不用想都知道,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开放措施将对台湾的专业人力资源,形成强烈的磁吸作用,不出几年,继产业大量西进之后,人才也要大量西进了。 针对这个趋势,台湾因应的策略是什么?不知道。 

  社论指出,台湾实施多年的戒急用忍、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等政策,除了关键产业外,其实并没能封阻产业的西进,而被封阻住的产业则早已失去抢进布局的先机。很快的下一步将面临台湾人才的西进浪潮,不讳言地说,执政当局会操作什么批判论述我们已经很熟悉,我们在乎的是,因应这一波波的挑战,台湾的总体战略究竟在哪里?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