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联合早报文章:台海互动 布局与拆局的较量
http://www.CRNTT.com   2007-05-02 10:23:39


  中评社香港5月2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指出过去一个星期,台海两岸互动中先后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北京奥委会宣布奥运圣火传递路线后,台北方面认为大陆未能采取“国进国出”模式,即刻予以拒绝。国际奥委会成员拒绝奥运圣火进入,在奥运史上是第一次。这个“第一次”不幸发生在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台海地区。 

  作者表示,二是第三届国共经贸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除了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的代表与会之外,几乎所有台湾工商界巨头都参加。和前两届论坛一样,“胡连会”和大陆再次推出的惠及台湾的各种政策和措施,依然是亮点。 

  这两件大事,涵盖了台海关系中所谓“政治冷,经济热”的基本特征。 

  抵制奥运会是民进党腹案 

  作者指出,迹象显示,北京奥委会在奥运圣火传递方面,目前的方案幷不是唯一的,还有备用方案。无论是现有方案或者备用方案,均无法规避海峡两岸政治僵局之下某些“无解”、“零和”的领域。譬如主权,譬如法律管辖,譬如“一个中国”原则框架之下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奥委会的地位问题,尤其是中华台北和中国奥委会之间的关系定位。 

  在民进党执政以及台湾临近两大选举动员之前,台湾当局不可能按照有关规定,去被动接受北京奥委会制定的游戏规则。利用奥运会以及申请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诉求,提高台湾的国际能见度,甚至杯葛北京奥运会,相信是台北当局的决策腹案。 

  作者称,有消息指出,美国事先知悉台湾拒绝奥运圣火的决定。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知悉”,背后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值得细细解读。 

  三届国共经贸论坛以及三次“胡连会”,所印证的幷不只是两岸互动的经贸逻辑,也不只是北京为了争取台湾在野政治势力的作为。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突出强调了,无论台海局势发生何种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共对台政策坚持“胡四点”的主旋律不变。即使是在民进党继续执政的形势之下,目前所有惠及台湾民众的政策和措施只会逐渐增加,而不会发生任何大幅度变化和逆转。 

  也就是说,在目前两岸政治博弈中,台北多半采取守势或拆局行动,而北京则一贯彰显其政策与作为,站在更高的战略位置上进行布局。且不论这些战略布局是否符合台湾主流民意需求,是否吻合台湾岛内的客观实际,是否能在短期内产生预期绩效,但只要着眼于长远,那么即便在最错综复杂的情势之下,以“胡四点”为核心的对台政策和原则都不会受到影响。

  北京从战略高度自信面对 

  作者指出,有关报道说,北京高层要求对台部门始终坚守“三不一要”的方针,即:不随扁而舞、不被扁利用、不迫扁走险,要坚持“胡四点”。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对这次国共经贸合作论坛的格调和意义,就不能用狭隘的功利主义作出价值判断和认定。 

  从台北当局拒绝奥运圣火入台,或许还可以看出民进党政权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将越来越倾向于走政治偏锋路线,玩弄高风险政治游戏。这些以拆局为主要特征的手段,在特定的政治氛围之下,在偏狭的政治动员领域里,或许能获得预期效果,包括进一步张扬和鼓舞台湾主体认同意识。但是,诚如外界所分析的那样,从这一系列阻挠、拒绝和杯葛过程,看不出台北当局在应对两岸博弈方面的自信。因为缺乏自信,所以无法占据对内对外均具有说服力的位置。 

  从北京的立场看,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两岸就已经达成有关共识,不可能从既定立场上作出任何原则性退让。在民进党当局坚持己见的情况下,如果奥运圣火的备用方案仍然无法为台北当局所接受,则民进党当局杯葛的不只是奥运圣火,而且还极有可能是北京奥运会本身。 

  台湾政治资本正在消蚀 

  作者表示,若此,则意味着北京奥运会将重演冷战时期泛政治化的历史。在泛政治化思维驱使之下,台海两岸共同参与2008年奥运会的前景,将有可能成为泡影。这是奥运会的悲剧,也是两岸政治分裂和对立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悲剧,更意味着两岸问题有可能出现非和平解决的惨烈过程。它至少说明,两岸政治分裂的妥协转寰空间,不可能比朝鲜半岛的民族整合进程更为宽广,反而是更为窄小。 

  国民党在野之后中兴无力,泛蓝阵营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整合力,缺乏对公权力的制衡。没有人可以确保,2008年台湾大选后,民进党将失去执政地位,国民党将重新执政。在这种背景下,国共经贸合作论坛若被理解为“政治大拜拜”,或者台湾在野政治势力“甘沦天朝藩属”,那就是很不客观的。 

  从北京允许台湾大专院校到大陆招生的措施以及台北当局措手不及的初步反应中,可以看出北京处理台湾问题的自信度的确有长足的进步,这是很值得肯定的,是观念上的飞跃。 

  作者指出,两岸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差异程度,远大于大陆和香港之间的差异。台湾自80年代以降推行的民主化进程,包括所谓的“宁静革命”的经验,一直是台湾当局企图影响大陆、唯一可以炫耀的政治资本。 

  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两岸依然处于意识形态的抗争的情势下,过去曾经唯恐被和平演变的北京方面,现在却作出了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的决策。如果对两岸政治互动没有更高的期待,那么,北京的这些作为就是不可想像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