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内地是香港经济繁荣赖以依托的坚强后盾——张玲玲
http://www.CRNTT.com   2007-06-27 12:08:42


  今年夏天,在香港机场候机室准备转机去外国,一位身着西装,彬彬有礼的男青年,来到身边,用普通话问∶“您好!太太,我正在做一项调查,能耽误您几分钟吗?”我点点头,并指指身边的空位∶“可以。”

  小伙子是为一家谘询公司做社会调查,调查的题目是∶看乘客对进出香港的哪家航空公司的服务最认可,他的调查表上列有香港港龙航空公司,也有国航、东方和南方航空公司,当然更多的是外国航空公司。

  反正我也没事,见他也乐意,因而我就跟这位能流利讲普通话的香港小伙子多聊了聊∶“你调查主要针对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主要是中国人。” 

  “为什么?” 

  “因为现在在香港乘机的70----80%是中国人。” 

  “是吗?”我环顾四周,果然宽阔的香港新机场候机厅中,来自内地的乘客,一伙伙,一堆堆,说着中国天南地北略带方言的普通话,看得出来∶大多是出国游旅行团途经香港的游客。

  我换了一个话题∶“你普通话不错,是从内地来香港定居的?” 

  “不,在上海练出来的,我大学毕业后,特意去上海一家外企工作了两年,目的就是想学普通话。”

  “噢!会讲普通话对你很重要吗?” 

  “现在在香港,会讲普通话,不但找工作容易,而且钱也挣得多,旅行社、商店、宾馆、贸易公司,招员工,都希望招到能讲、能听懂普通话的员工。”

  “是吗?!”我很惊讶,我接着问∶“那么你在上海,感觉内地的大学生与你们香港大学生比,谁的能力和素质高呢?”
“从英语沟通能力讲,香港大学生普遍比内地要好。”我点点头,他接着说∶“但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瞭解看,内地远远好于香港,不怕你笑话,许多简单的成语,我现在都弄不懂,但从经商和对国外交往方面看,我认为香港人还是略好些,我在上海感觉外国老板更喜欢跟我们香港人打交道。”他看看我,我笑了笑,接着他真诚地对我说∶“不过,这个微弱的优势最多保持五年,内地人一定会超过香港人,在上海我呆过的公司里,有许多优秀的年轻同事,他们外语进步很快,工作能力又强,而且新来的大学生中,英语也越来越好。”

  这位香港小伙子离开后,我沉思了许久∶香港是一个经商气息很浓的都市,香港人是非常看重价值取向的,他们工作、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日后产生回报----挣更多的钱,看来香港回归后,香港人正在变化。

  到了我在国外工作的那家公司后,我还常常想起那位香港青年讲的话,正好公司里,也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大学生,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非常赞同地说∶“确实这样,在香港我有许多大学同学和朋友,有开旅行社的,有搞贸易的,他们现在的主要业务已从海外转向了内地,现在香港旅行社接待的游客,大部分来自内地;转口贸易,进出口贸易,也主要是面向内地公司和企业。”

  在国外待了一阵后,我因事要回国,特意选择香港中转,我想再一次去亲身感受香港人的变化,想去我几年前第一次来香港时购物的小商铺看一看。走进店里,照例是一位服务员小姐热情迎了上来,用粤语说∶“你好!”

  我转向热情的小姐,随便指着一件衬衣,用普通话问她∶“多少钱?”没想到小姐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答我∶“100港币,110元人民币。”灿烂的笑容依然挂在脸上……我在小铺中左转右转,特意用普通话找不同的服务员小姐问这问那,她们大多能听懂,并能回答我几句,而且都微笑着,而那位一进门便热情迎上来的小姐,也一直伴随着我,为我推荐这,推荐那,仿佛她接待的是一位大款。我最终没有买一件物品,但临走时,那位服务员小姐送我到门口,并热情地用普通话与我告别∶“欢迎下次光临!再见!”

  从小铺出来,我仿佛找回了一种满足,一种只讲普通话,也被人尊重的满足。这时我才真正确信∶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和香港人确实变了,他们开始主动学习普通话,主动适应内地人。从另一方面讲,中国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经济,也使香港这个昔日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国际港口城市,把目光从海外更多地转向内地市场,转向内地同胞。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巨大的,日益增强的消费市场,正是香港经济繁荣赖以依托的坚强后盾和支柱。

  当我即将从罗湖口岸进入深圳时,看着周围拎着大包、小包脚步匆匆的香港人和内地同胞,我在心里默默祝愿着∶祖国强盛!人民富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