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段不短的时间,人生能有几“十年”?十年,亦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东方之珠——香港而言,十年的长度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瞬间。从1997到2007这十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香港人而言,它的意义都极不平凡,从香港“回家”那一刻炎黄儿女发自内心的喜悦,到与亲人团聚十年之后龙的传人其乐融融、共用温馨,回眸过去十年,你会发现,在这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祖国和香港一天比一天走得更近,处得更亲。
1995年,我第一次到香港,那时香港尚未回归祖国,赴港还得办理繁杂手续,香港街头升起的也不是五星红旗,而是英国的米字旗。坐在旅游大巴上,看香江水滚滚流淌,默默地将一江惆怅汇入海洋,我心中百感交集、滋味万千。在九龙一家珠宝店购物时,店员一听我说的是普通话,只说了几句粤语便摇着头走开,不再与我搭讪。我好半天才弄明白,原来店员听不懂普通话。我又试着换了几个柜台,可是,偌大的店面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听得懂我说的普通话。这时,一对外国夫妇走进店里,刚才那个店员马上点头哈腰、笑脸相迎,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人对话。由于自己的英语水准有限,我只得一边打手势,一边摁计算器,一边“How much”地与店员交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买下了一条项链。在那次香港之行中,虽然面对的都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同胞,但由于言语不通,感觉就像进入异域,很不方便。
2004年,我再次来到香港,这次赴港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入港手续简化了许多。事隔将近十年,再度故地重游,我发现,眼前的这座城市显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街头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陌生的则是香港更加时尚的都市气息,更加繁华的街道巷陌,更英俊潇洒的男士和更青春靓丽的女士。东方之珠变了,变化超出了我的想像。尤其令我惊奇的是,香港市民几乎人人都会说一口略带广东味的普通话,大街小巷的内地人,也比十年前要多得多。在一家商厦里,我一连转了好几个柜台,店员都能用普通话与我流畅地交流,我和其中一位女孩还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她告诉我,现在来香港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内地人,有的是旅游,有的是购物,有的是转乘航班,有的甚至在港定居工作,香港人不学普通话,就跟不上时代了。我问女孩:“你认为这十年香港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女孩说:“最大的变化,就是香港回归后,香港人比以前更有地位了。”女孩的话,说得我心里暖意融融,从女孩的话中,我感受到了香港同胞的“中国心”。
的确,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有地位,才能挺直腰板做人。香港回归十年来的历史,不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吗?今天的东方之珠很美,相信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明天的东方之珠光芒会更耀眼、更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