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 
中国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陷入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08-12-16 00:05:23  


 
  应该承认,尽管目前有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倒闭,但相信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将长期保持。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劳动力的素质高,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完善,转移到仅仅是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对企业来说未必划算;另一个现实原因是,中国的劳动力数量非常庞大,而目前被认为是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如越南、柬埔寨、东欧等地,国土狭小,劳动力数量非常有限,可承接的转移工厂也很有限,这注定了有大量工厂要留在中国。唯一在劳动者数量上和中国不分上下的是印度,但印度在劳工权益、土地、环保等方面的规定非常严格,而在这些方面,中国的灵活性明显。

  这就说明,中国从廉价劳动密集型经济结构转型到高端产业结构的机会并不差。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潮席卷了世界各地的加工业,中国旋风过后在世界各地留下的废墟并非指日可建,因此中国与西方工业国家谈判的筹码非常有分量。另一方面,中国在一些工业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的技术进步。1985年,中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一半以上,其中石油占1/4,主要是出口资源,几乎没有工业品可供出口。20年后的今天,出口产品中90%以上是制成品,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所以,在当下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转型,是完全可行的。当然,无论如何,转型是痛苦的,甚至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有些痛苦是注定要承受的。从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转型经验上看,它们无不在转型之初经历过经济下滑、竞争力下降的艰难岁月。如果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没有果断地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而是如我国一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它不应该过早地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那么,韩国哪里还有机会抓住电子工业所提供的机会?如果芬兰不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放弃了依靠资源经济的发展道路并加大研发投资的力度,哪能在90年代抓住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机会?

  如果我们以金融危机为借口,又全面回复到过去的发展模式,那么转型只会沦为口号。因为危机时人们无暇搞转型,顺利时转型似乎又没有必须。

  因此,中国制造的长远危机,不是出现了企业倒闭潮和经济速度的放缓,而是津津乐道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从而甘于产业链低端的地位而不思进取。如果我们继续沾沾自喜于“世界工厂”的称号,继续一门心思去和外国打贸易战、满足于不断扩大出口份额,而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脆弱性浑然不觉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