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蔡英文为何要增设“社会运动部”

http://www.CRNTT.com   2009-02-02 06:06:01  


 
  现在,蔡英文在民进党经费极为匮缺,因此曾大幅压缩中央党部和地方党部党工,幷对高级党员进行减薪;连联系党中央与党务专员情感与资讯交流的《民主学院》双月刊,已在寅吃卯粮下停刊﹔党中央下令各部门冷气尽量不要开得太强,没有媒体在场时记者室关灯以节约能源﹔中执委段宜康因应两岸关系急遽升温,在中执会提议回复设置“中国事务部”,也因党中央经费不多、员额缩编,怎还增设部门为由遭到否决的情况下,却再增加一个“社会运动部”,其职掌极有可能再与现存的“社会发展部”相近甚至是有部分重迭。显然,蔡英文为了为年底的县市长选战“热身”,为了挽救民进党及避防自己因年底县市长选举狂输而赔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就顾不了那么多,即使是民进党已经穷得揭不开了锅,也要迭床架屋,增设一个“社会运动部”了。 

  实际上,根据民进党《中央党部组织规程》规定,中央党部设有一个“社会发展部”,而且排位颇前,在十二个党务工作单位中排名第五,仅次于“秘书处”、“组织推广部”、“文化宣传部”、“国际事务部”,而前于“妇女发展部”、“青年发展部”、“族群事务部”、“财务委员会”、“政策委员会”、“民意调查中心”、“台湾民主学院”(即前“凯达格兰学校”)。“社会发展部”的职掌是:一、企业、劳工、农民、环保等社会关系之开发与推展;二、社会运动团体之联系暨社会运动之支持或主办;三、民间社团之联系,以及其他与拓展社会关系有关的事宜。其中第二项中的“社会运动之支持或主办”,就显然是与蔡英文计划新设的“社会运动部”的职掌,完全重迭。 

  其实,“社会发展部”的前身就是“社会运动部”。由此看来,“社会运动部”是民进党早年在野时适应其街头运动的产物。在执政后为了适应形势变化,而将之改为“社会发展部”,主司与扶轮社、狮子会、地方宗族等各个社会团体的经营、公关联系与合作,幷安排各支持团体到“总统府”参观访问。 

  而现在民进党重新沦为在野党,恢复“社会运动部”、重走街头路线,似是顺理成章。但却仍保留那个本是对应执政时进行“公关发展关系”的“社会发展部”,而且两个党务工作单位的部分职掌有所重迭,就有违蔡英文所强调的“精简节流”方针了。 

  不过想想也是,民进党重新沦为在野党后,一大票政务官被马英九“扫地出门”;而去年“立委”选举败选,又有一大群前“立委”沦为平民,中央党部就是“收容”这些“失业者”的好去处。实际上,民进党现任副秘书长陈其迈,政策委员会首席政务副执行长刘建忻,组织推广部主任吴祥荣,文宣部主任郑文灿,妇女发展部主任廖碧英,国际事务部主任林成蔚、副主任黄致达,族群事务部主任彭添富、副主任夷将‧拔路儿等,就是前朝政务官;而现任社会发展部主任沈发惠,党主席特别助理萧美琴,政策委员会执行长庄硕汉等,就是前“立委”。现在设多一个“社会运动部”,也可再安排多几位“政治失业者”的就业出路。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