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十字路口的全球化进程

http://www.CRNTT.com   2009-04-05 07:51:43  


美国人有一个“宝葫芦”,爱印多少就印多少?
  中评社北京4月5日讯/此间《经济观察报》昨天登载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辉日前在中国海口“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社会改革政策对话”上的讲演“十字路口的全球化进程”,作者认为,我们要骂美国的恶习,但是更要借鉴美国人的经验,要维护中国人的权益,就要推进中国的改革。全文如下:

  刚才我的同事孙立平教授做了一个很精彩的演讲,其实我这个演讲与他的演讲有很多关系,我同意他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我们的危机和美国的危机是不一样的,我强调的是(中美两国的危机)不仅不一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他着重从发展阶段的角度讲,他认为这个东西是和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有关,我更多的是从制度层面。的确是这样,这之前吴敬琏先生也谈过同样的意见,吴敬琏先生、孙立平和我大致上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都认为我们中国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内生性的。

  如果有所谓1929年的所谓生产过剩危机,现在全世界最厉害的可能就是中国,没有发生太大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有很大一块外需。如果没有外需,中国的过剩就很难过。美国发生的正好相反,就是由于过度消费造成的,过度消费引申到向全世界透支导致的。

  最近北大的陈平先生曾经说,这个危机其实是福利国家的危机。所谓福利国家就是一种反资本主义的行为,或者说叫做民主社会主义的行为,陈平先生说这个危机的两个表现好象都和照顾穷人有关。

  在虚拟领域就是次贷,就是美国为了穷人成为房主向全世界的投资者设套,实体经济主要就是汽车,大家知道汽车业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美国的汽车业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他们工人有力量,之所以垮成这样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人有力量,有一个强大的工会,工人把资方欺负得够呛。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陈先生的说法有一定的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要讲福利国家,美国比欧洲差很多,当然欧洲典型的福利国家——冰岛也出了很大的问题。一般来讲,这个危机的深度似乎和福利国家的高福利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因此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是福利国家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