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如何让6万个“冯翔”免于自杀?

http://www.CRNTT.com   2009-04-24 08:58:15  


 
  在我看来,要摆脱上述困境,首先需要成立一个独立的“地震心理救助中心”,牵头协调各部门,多方筹集资金,全面系统地组织灾区心理救助的供给,同时追踪其效果,根据反馈随时调整部署、刷新举措。灾后心理救助是长期工程,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充分的考量。美国经验或可借鉴。“9·11”后,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市民,美国政府制订了长达20年的救助计划,纽约市卫生局还建立了世贸中心心理健康登记系统;其次,应明确心理救助者的资质认定,只有专业资质被认可的心理救助者才能进行相应工作。心理重建是灾区重建的一部分,决不允许玩票,而需要最高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第三,心理救助不能走马观花或半途而废,一旦开展专业救助,就应当持续下去,直到救助对象完全康复;第四,在心理救助过程中,要严格保守灾民的隐私,同时不能将之作为所谓科学研究的“小白鼠”,否则将对灾民造成心理的二次伤害;最后,社会各界均应持续关注灾区心理救助,各尽其力:譬如媒体,可以通过一线采访调查,及时发现其中问题幷提出除弊建议;再如企业,可以为心理救助提供相应的资金或技术支持;至于个人,可以参加相应活动(不一定需要专业知识的活动),比如与灾区心理救助对象结成一对一的友好家庭等。

  在专业的心理救助之外,还应当考虑一些非专业的因素。央视主持白岩松说,灾区的心理救助,“应该是在灾区培养一根又一根的火柴,让火柴慢慢地把周围的人群点亮……一定要在当地土生土长的人中培养很多个具有心理救助能力,或者心理观察能力,或者咨询能力的人……让这样的星星之火去燎原,帮助更多的人”。

  白岩松无意中道破部分真相。据我的了解,现在灾区心理危机有个很严重的表征,那就是遭遇不幸的灾民们互相影响,每下愈况。他们往往在各诉不堪回首的记忆后,痛哭流涕,大醉一场。长此以往,遂形成一个强大的颓废的悲伤的绝望的气场,一说人生世事,则“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欲打破此种气场,需要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局外人和局内人的共同努力。白岩松的“火柴理论”,大可付诸实践。

  北川曲山小学有个幸存学生,其同班同学大部分遇难。震后一次考试,他在姓名一栏填写了一大堆名字。老师一数,竟有43个。一问,才知是写的43个遇难同学的名字。孩子说:“我的同学不在了,我要替他们考试,替他们活下去。”

  那些笼罩在PTSD阴影下的灾区幸存者,愿你们都能替逝者好好地活下去,现在,且让我们一起吟诵曼德尔斯塔姆的诗——“我将从死者中升起,说太阳正在闪耀”。 

 (宋石男:四川大学学者,《新京报》、《南方周末》、《国家历史》等媒体自由撰稿人,地震灾区志愿者。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