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四大“软肋”

http://www.CRNTT.com   2009-05-15 09:45:21  


 
  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第三个基本的条件是要有完善发达的中介服务机构和信息服务体系,为各类金融交易提供方便、自由的交易平台,这样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扩大交易量。但由于我国的中央决策机构、监管机构以及中国最大的公司都集中在北京,因而北京才是最重要、最高端的信息产生地,比较起来,缺乏信息就成为上海的劣势。同时,金融中心是建立在中介服务的基础上,中介服务的基础是信用,而信用环境和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存在明显的制约作用。 

  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第四个基本的条件是要有很好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来保障,这些制度必须是透明的、自由的、公平的,公司在这里不会受到任何不正当的限制和歧视,这样才能保护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确保金融交易的安全、高效。在这方面我国还存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偏低,对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环境法律体系、司法环境、法律服务水平、法制透明度、公众法律意识等方面还亟待优化;现行法律还存在操作性差、立法漏洞较多、适用关系复杂、与国际化差异大等问题,成为制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又一大瓶颈。 

  在上述制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瓶颈”中,有的是靠自身努力能够克服的,如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扩大经济辐射面、培育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人才等;有的则需要国家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在政策、法律等方面实现突破,如金融企业跨地区、跨领域金融活动与金融资源的跨地区流动的政策、体制限制、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会计制度、货币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制度等,而这些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上海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来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增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要看到当前我国金融业还处在地域分割和相对落后的状态,在战略定位和战略步骤调整上,定位要高,起点要低,工作要扎实,避免跨越式发展。

  可以说,我国金融市场越开放、越国际化,上海就越受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步伐就越快。

  (作者系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副教授)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