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货币政策 应从偏积极转相对中性

http://www.CRNTT.com   2009-06-29 10:36:12  


 
  其次,中国近期经济形势开始趋于稳定。中国金融市场比较稳定有序,中国经济周期性调整恰遇美国金融危机。一季度投资和消费的数据均好于预期,表明投资和消费并没有受到“高利率水平”的抑制,天量信贷投放和银行体系内流动性充裕的状况使得降息的必要性降低。事实上,信贷资金也不能太廉价,廉价的信贷资金会纵容无效和低效的投资,加剧产能过剩。 

  最后,降息并非目前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首选。目前央行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更趋多样,而市场主体也更加灵活,释放流动性不一定要通过刚性的基准利率调整来实现。现在市场的流动性不仅相当充裕,而且成本也不高,Shibor的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0.8%的低水平,房贷利率可以低到七折,仅4%左右,美国的抵押贷款利率也在5%左右,必要时银行会给更多的居民以最低的折扣。企业也可以通过票据融资等方式实际获得较低的利率。一季度票据融资迅猛增长,而且其利率低于三月期定存利率,这说明,虽然基准利率维持不变,但企业的资金成本在下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政策微调方式,银行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而央行的政策也更具弹性,这是比降息更为有效的措施。 

  至于说存款准备金率不应大幅下调,主要是出于对冲外汇占款的考虑。中国的外贸顺差在经济衰退阶段依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前4个月中国累计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4%,净增加184.5亿美元,1—4月单月实现贸易顺差分别为391.1亿美元、48.4亿美元、185.6亿美元和131.4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央行为购买外汇将被迫向市场投放较多的基础货币,央行只能通过扩大央票发行和稳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 

  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主要解决经济复苏的动力切换问题 

  文章指出,一季度经济的止跌回稳,动力主要来自政府投资的快速回升,民间投资、居民消费跟进热情有限。然而,政府力量可以使经济止跌,却无法使其有效复苏。经济复苏必须解决动力切换问题,即由政府投资拉动型为主,真正转向市场内生增长型,这就需要民间投资的有效启动及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来实现。然而,中国信贷政策对民间投资、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却非常有限,前4个月在大型国有企业贷款快速增长同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依然得不到有效满足,同时新增贷款中居民户贷款占比大幅下降,而居民户贷款是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 

  因此,未来急需调整信贷投放的结构,来解决经济复苏的动力切换问题。这一方面要求进一步开发促进居民消费的多种消费信贷产品,增加对居民消费贷款的投放,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有订单、有利于带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多层次融资渠道、财税支持、信用体系和担保机制建设,积极拓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选择客户资源丰富的地区成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支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单独设置考核指标,根据中小企业风险特征和信贷需求创新信贷产品,如仓单信贷、物流银行、桥隧贷款等,而不是固守一贯的抵押放款。就国有大型银行来说,由于中长期贷款相对较多,占用资金的周期较长,开展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则可以化解这一矛盾。因此,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等可能在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作为一项创新业务,并购贷款也将担当起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的重任。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