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复杂局面

http://www.CRNTT.com   2009-07-22 10:41:38  


 
  日本是另一个失败案例。资产价格泡沫在1990年破灭之前,一般物价平稳,日本央行因此将利率保持低位,以刺激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最终尝到的是泡沫崩溃的苦果。

  中国的政策也将面临类似风险。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期,同时物价仍在负增长,货币政策只能继续保持宽松。但这将刺激资产价格进一步走高。可以说,这样的环境或许是资产价格膨胀的机遇期。

  文章分析,不存在通货膨胀而资产价格高涨时的困难之处在于,央行面临相互冲突的两个目标,而只有一种工具。央行通常选择的是,以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坐视资产价格走高。历史经验显示,从长期看,这要冒很大的风险。政策面应正视这种风险,并认真着手应对。政策学表明,要想实现两个政策目标,通常需要两个以上的政策手段。一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政策框架是,在货币环境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采取灵活手段抑制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并出台系统性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相配套,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首先,各方政策应更加关注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日益成为经济周期的重要诱因,并会危及金融稳定。此外,资产价格的大幅调整在多数时候是经济的领先指标。次贷危机之后,监管趋势是向投资银行基金等影子银行系统扩展。对这些传统银行业之外的金融机构提出更高的稳健性要求,也是为了限制泡沫的过度膨胀。中国也应该将资产部门变动更多地纳入到政策考量之内。

  其次,做好率先进入紧缩周期的准备,适度调控流动性宽裕局面。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已领先复苏,资产价格涨幅较大,通胀压力也将较快到来,这要求国内相关政策要提前紧缩。即将展开的货币政策微调,能起到边际意义上的改进,回收部分过多的流动性。这一方面的力度还需要继续加大。中国6月外汇储备余额超过2.1万亿美元,并且不能用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解释的部分有所增加。这增加了输入型流动性回收的压力。在必要时候,可以考虑提升存款准备金率。

  最后,以改革和对内开放作为新一轮启动内需的途径。进出口下降之后,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有较为稳健的表现,这得益于内需扩张弥补了需求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的政策就是完善的。内需的增加主要依赖了政府支出的增加,而民间投资并没有真正活跃起来。这其实是与一系列体制问题相联系的。我们曾经在1980年代经历了民营经济的大幅扩张,但进入1990年代,民营经济的活力有所下降,中小企业对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反而下降。此轮调控的很多政策都能收到良好的正反馈。笔者相信,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民间资产的活力,放开对民营经济的各种进入壁垒,能够成为启动内需,提高增长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而减少对宽松型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

  政策已经有所行动。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强调,当前,要特别关汪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新的风险点,并明确“十项要求”抑制信贷冲动。而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一线城市也严格执行“二套放贷”政策。相信,更多针对资产价格膨胀的政策还会陆续出台。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