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两岸三地爱国歌 看国家民族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09-09-14 11:26:36  


 
                爱国歌曲交融“一字师” 

  国民党政府迁到台湾后,在台湾自制的首张唱片是“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示范乐队演奏的《“国歌”》、《“国旗歌”》。接又陆续灌录了许多“反共爱国歌曲”。但大陆来的军人和眷属思乡愁绪依旧浓厚,还是喜欢唱家乡熟悉的老歌,如《魂萦旧梦》、《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等。然而这些歌曲,当年国民党政府以作者滞留“匪区”,不得“附匪而歌”等理由而禁止。1971年台湾当局退出联合国之后,更是大力推行“反共爱国歌曲”运动。一些赤裸裸的“反共复国歌”,内容无非是“反共,服从领袖”之类,但一些歌曲,若剔除和改换其中反共、“中华民国”等字眼,怎么听都是感情深沉的爱国之声。 

  例如,孙中山作词、刘家昌作曲的《“中华民国”颂》,这歌的演唱者原是邓丽君、费玉清,而从1984年开始在大陆巡回演唱的香港爱国歌手张明敏,除了一遍遍地应观众要求重唱《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两首爱国歌曲之外,还别出心裁,把这歌从歌名到歌词只改一字,“国”改为“族”,变成《中华民族颂》:“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马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经得起考验,只要黄河长江的水不断,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千秋万世,直到永远。”竟然在大陆唱遍各地,成为热门流行曲。这不仅是两岸三地爱国歌曲交融史上“一字师”的典范,而且最早用歌声表达了中华儿女“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的心声。直到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就职演说,才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对峙缓和有利爱国歌曲交流 

  正当《中华民族颂》在大陆传唱不绝时,1987年张明敏在成都演唱刘家昌有名的《我是中国人》,被一个大陆记者写文章说是反共歌曲,引起了一场风波。《我是中国人》唱道:“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儒家的传统思想,带领我们的脚步。八年艰苦的抗战,证实我坚毅的民族,不到最后的关头,绝不轻言战斗,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会挺身而出。统一中华,完整国土,我会牢牢记住。我不管生在哪里,我是中国人。”随两岸对峙缓和,《我是中国人》已是两岸三地流行的爱国歌曲。 

  邓丽君演唱的《梅花》:“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看啊遍地开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冰雪风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此歌感情深挚,曲调高雅,但因梅花是“中华民国”国花而在大陆成为禁忌,但随两岸交流深入,以及很多大陆同胞亦主张梅花成为中国的国花,《梅花》也成为了两岸三地流行的爱国歌曲。 

                三地爱国歌曲互相接纳和欣赏 

  两岸三地爱国歌曲的共性,都是歌颂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广袤国土壮丽河山海洋、勤劳勇敢的人民、充满智慧的古圣先贤,以及对桑梓故土的真挚眷念,强烈流露出两岸三地人民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高度认知和深厚感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刘德华唱红大江南北的《中国人》:“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费玉清演唱的《梦驼铃》:“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台湾和香港更多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台港爱国歌曲更多地注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思绪感情连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1949年后大陆的爱国歌曲主要歌颂新中国的历史,早期的爱国歌曲有高、快、响、硬等特点,比较直白和浅露,而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爱国歌曲,逐渐有委婉、真挚、明丽、抒情等特点,也注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目前,在两岸三地爱国歌曲交汇融合的进程中,出现了互相接纳和欣赏的趋向。 


 【 第1页 第2页 】